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昝村镇昝村

昝村介绍
昝村,古称“李家村”,亦为“弥勒菩萨故里”。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黄河西岸一个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村(镇)。昝村始建于西周时期,位于韩城市城区东北十公里处,与山西万荣县、河津县隔河相对。昝村地势以平原为主,西高东低,西、南、北三面俱为黄土高原,东面为黄河岸边黄土梁,中间为平原盆地。昝村四面环水,黄河在村东,自北向南流过,汶水(万泉)在村中,自西向东穿流,在村东汇入盘水,向南注入黄河。昝村西盘阳寨下有温泉(暖水)一眼,泉水源源不断涌出,向南注入汶水。盘水(畅谷水)在村北,自西向东流经萁星寨下向南流淌,至开化寺与汶水汇流,向南注入黄河。昝村地域,平均海拔约五百米,南北距七公里,东西距三公里,总面积21平方公里。古秦晋官道、108国道、西侯铁路、西禹高速、西昝公路、旅游路横贯昝村全境,黄河古渡(昝村渡口、龙门渡口),历代繁荣。隋大业年间,唐高祖李渊西渡黄河龙门渡口,宿营于韩城东部汶水岸边,始有李姓族人居住于此。据唐中和年间《天子窝碑记》记载,唐乾元二年(761),安史之乱,大唐王子李适(唐德宗)的家眷避战乱,宿营于韩城东部古昝村,一王妃生下一王子(李诵),该王子以后登基为大唐(顺宗)皇帝,民间称此地为“天子窝”。唐中和元年(881),唐梁王休复公自长安迁徙于此,下传三世,居住于黄河、汶水、盘河交汇之处的昝村平原。自唐代以来,李氏家族兴旺,人才辈出,为当地望族,因此,遂称“李家村”。据金代大定年间《增修开化寺碑记》记载,唐代高僧契此降生于此,因此,亦为“弥勒菩萨故里”。
昝村,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村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西周幽王五年(前777),形成村落,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隋之后,唐、宋、元、明、清以来,以李姓人口最多,为当地世家大姓。另有张、晋、朱、姚、陈、谢、党、毋、刘、耿、薛、田等姓氏在不同时代迁入古村。据民间资料记载,“昝村”,唐时名“李家村”。开化寺碑记、开化寺钟铭文、韩城县志、韩城市志等文史资料以及民间资料记载,昝村得名,最晚始于宋代之前。历史上,盘水、汶水多次泛滥改道,对当地民众造成极大的损害,村民常因河水泛滥改道而搬迁,于是,村民将居住的地方称为“暂村”,取暂时居住之意,时间长了就代替了村名,将西门、天子窝、西巷一带李氏族人居住的地方,称为“李家巷”。故有“先有天子窝,再有昝村镇”之说。因为“暂”字上边为“斩”字头,望文取意而不吉祥,因此,改“暂”为“昝”,遂以“昝村”为村名。
昝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明万历年间《韩城县志》、清康熙年间《韩城县志》,清乾隆年间《韩城县志》,当代《韩城市志》等地方文献资料记载,昝村形成于西周时期,是韩城地区建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村落,自古是韩城东部的经济文化行政中心。古代,昝村地区的昝村古渡,龙门古渡是黄河西岸主要渡口。古昝村北部的龙门(禹门口),为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时所凿。昝村东部盘水、汶水、黄河汇流处的昝村遗址,是距今五千多年的新石器时期的史前文明遗址。梁代村两周古墓群,面积三十三万平方米,是迄今发现最大的周代诸侯墓群。古昝村八景:“黄河日出、开化钟声、汶盘夾境、古渡横舟、晴空飞虹、宝塔夜月、断桥流水、盘峰落日”。古昝村地域有新石器遗址、开化寺、禹王庙、普照寺、祖师庙、关帝庙、观音庙、老君庙、吕祖坛、文昌阁、三清宫、文峰塔、三圣庙、火神庙等文物古迹。昝村古街、昝村会馆、长门祠、二门祠、三门祠、四门祠、南楼、北楼、凤凰楼、萁星寨、吴王寨、盘阳寨、庆善坡、唐公坡等古代建筑。伏羲陵、西周诸侯墓群、李家陵、繁陵等古代陵墓。昝村渡口、龙门渡口、三河湿地、杏花村、温水泉、昝村桃园、昝村荷塘、盘水古桥、汶水石桥等名胜景观。

企事业单位:粱代村机砖厂,人民政府,华胜矿产品有限公司,第二水泥预制厂,普照寺文物管理所
如何能在网上找到昝村?

更多信息 扫码关注
1、在网上搜索“亿个村”或输入亿个村的网址(yigecun.com)打开亿个村网站。
2、依次点击: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昝村镇>昝村。
3、也可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昝村。
请大家在微信QQ群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