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长凝镇石圪塔村

石圪塔村介绍

石圪塔村地处晋中市,东南临石槽头、上庄,西、西北毗张坪、南蔺郊、北蔺郊,南连白家庄,西南临上黄彩、怀远,北接高坪。区域面积17.01平方公里。
因坐落于一个石山圪塔,古名。后人们期盼此山为白石,给人们带来实惠,于是以希冀命名为“白石”村。然而是沙石却不是白石,又改回古名。民国年间,曾分为西白石、东白石村。
明代以前,属思凤乡。明和清前期,属见子都,领都为在城四都。清嘉庆年间属东南路,时称“白石村”,辖石槽头、庙岭上、庄窝、南杨家庄、故庄、怀元、白家庄。民国八年(1919年)属第二区第十九编村,时称“白石村”。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属中共榆次(路东)县管辖区。1953年10月属榆次第一区蔺郊乡。1956年属石槽头乡。1958年后,依次属长凝红星人民公社、石圪塔跃进人民公社、石圪塔人民公社、石圪塔乡、长凝镇。1959年~2001年为石圪塔乡(公社)行政机关驻地。
相传西晋时宇文姓氏迁居于此村,后有王、张等姓,但仍以宇文姓为主。现有166户454人20个姓氏:宇文(75),宋(21),李(18),柳(10),刘、王(8),安(7),成(4)。括号内为户数。
1921年10月白石村建初小。1959年设石圪塔跃进人民公社。1985年全村通电。199’年劈山改河改造村内道路。1998年,修建拦河坝浇地。2000年,自来水入户。2001年并入长凝镇。2003年,打机井,结束村人饮用河水历史。
李俊卿,白杨庄人,后迁居近城。曾任榆次秧歌剧团团长。1959年成立完小。1962年成立初中。1973年成立高中,1979年高中停办。1986年新建校舍7间。2001年初中撤并至长凝中学。2004年成立寄宿制小学,覆盖原石圪塔乡。2009年,小学撤并至东长凝小学。1970年建保健站,医生段子发。1985年成立业余剧团。
自然村有宋家庄、白家庄、杨庄3个。
(1)、宋家庄
东南临中庄,西北与白家庄毗连,东南与上庄、中庄相邻,西南与上、下怀元接壤,东北与下庄交界。建村始祖名宋进,故名宋家庄。据传,离宋家庄西南一里许,曾有一个名为“大坪”的村落,这个村的人也都姓宋。大坪财主家生了个龙驹未及时上报,犯满门抄斩。宋家庄人怕受牵连,忙改村名。因村在一山旮旯里,故改名为“旮旯峪”,后逐渐演变成圪喇峪。1981年村民觉得欠文雅,就又恢复了宋家庄。但人仍称圪喇峪。
据说宋姓与大张义清末民初的实业家宋继宗的宋氏有关。现有21户68人常住10户25人。全村分布在陡峭的扇形山坡上,道路很窄。山下面的说有地没天,山上的说有天没地,山中间的说没天没地。形容用地很集约。
(2)、白家庄
原石圪塔乡行政村,辖宋家庄和杨庄。2001年为石圪塔附属村。是蔺郊南河河畔的一个小山村。因建村祖先是白姓,故名“白家庄”。后白姓迁居季麻村,柳姓始祖柳百海携家人从寿阳建功村迁来,但村名一直示改。有18户54人常住5户10人。1998年9月28日涂河桥建成。20世纪60年代建有中心校,聂村施炳全扎根30多年教书育人。现存清代古戏台1座,古柏1株,古槐2株。古柏生长在石山顶上,树主根外露枯死,树身倾斜,树干生根,树冠苍翠,以独特姿态成为榆次稀有古树之一。
(3)、杨庄
东邻白家庄,西毗张坪,南连上下怀元和上黄彩,北接南、北蔺郊。据传,居民先有杨、杜两姓,后有武、侯两家,以姓氏命名村名。后武姓迁往杜堡,其他姓氏消失。约清初,李姓始祖李万端迁居杨庄。有21户59人,常住5户12人。以李姓为主。
村里单位:石圪塔村党支部,石圪塔村超市

如何能在网上找到石圪塔村?

更多信息 扫码关注
1、在网上搜索“亿个村”或输入亿个村的网址(yigecun.com)打开亿个村网站。
2、依次点击: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长凝镇>石圪塔村。
3、也可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石圪塔村。
请大家在微信QQ群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