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宝山村

宝山村介绍
宝山村:隶属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村中有大宝山而名宝山村;历史上为泉州府安溪县积德乡崇信里高山乡,曾在此设置宝山乡和宝溪乡;位于安溪县东南部,是西坪镇的西南片区之中心位置,海拔600-1167米,村崎大宝山中,左有羊角山、右有紫云山相护应;北面与宝潭村、内社村接界,东与大垅格相邻,西面与珠洋村、盖竹村连界,南面和留山村相连;距西坪镇政府110公里,西水公路自村北经村中向南直穿而过(界内4.5公里);经留山、平原、罗岩,龙涓可直通长泰、华安、漳州等地;村中福柏山格十字路口,是宝山周围十多村的主要联结点。福柏山上的移动、电信基站可覆盖周围几十个村庄。位于村中险要位置的古屯兵寨石古寨、名闻遐尔,历史幽久。
             【村落与村民】
   宝山村原名高山,1979年设行政村名为宝山,全村人口2189人,为梁房闽系凤翼派,全村都姓萧,下辖三大自然角落:玉斗美[包括分流隔、过溪](1979年前与大垅格、内社同属园潭村)、石草池[包括莲花池、丰田、大墘、埔尾岭]、高山洋[包括玉坂、田玖垅、上培洋](1979年前和石草池与盖竹同属珠洋村),村址、宝山小学设在村中部福柏山(该片区于1997年新开发、现已成村文化、人居之中心)。宝山村萧氏与泉港萧厝、晋江萧下、安海、泉州市区萧氏是同族;都是在宋元至明初由泉州徙居各地的兄弟分派。明末至清道光年间,据族谱载记有两百多名萧氏村民先后迁徙台湾淡水等地定居,已繁衍近万人;明末清初有数十名村民,直徙或经长泰、泉州等地,迁往浙江处州府、温州定居;已繁衍有两万多人。清时有多人徙居三明,龙海等地;也繁衍近千人。
              【历史人文】
   宝山村萧氏肇姓祖:萧大心:系商殷微子启之十一传,因功封萧国,裔以国为姓;大心十九传至萧何,辅汉功高,封鄼侯;尊为萧氏一世祖;居河南。三世萧彪居兰陵;七世萧望之:太子太傅,汉儒宗,徙杜陵,扬六三师。子萧育号原圭(为浙江和高山谱一世祖)。二十世萧整:汝南淮阴令,徙居兰陵(今江苏丹阳);系南朝齐?梁朝祖。廿五世萧衍受齐禅,建梁国为武帝。廿九世萧珣号珩,南海王,弟萧瑀相唐朝至遘,凡八人入相,世称“八叶传芳”;三十三世萧华为玄宗开元宰相,封徐国公;三十四世萧悟为大理司直,子官岭南随任,初入闽。三十八世萧坤号曦为刺史,中和元年(公元881年)立廟于泉城,时闽审知称王?多族附之,独曦以祖耀,不冒固始;以曾祖已先入闽称之为荣(又谱尊为入闽祖)。四十二世萧仁宪任安溪县令,弟萧大盛遷居温陵(今泉州)?为温陵派祖。四十七世萧潢号宗为户部郎中,复入莆老居莆岱。四十八世萧万初肇安溪。四十九世萧绍字大振为司法参军,绍兴五年护高宗至明越二州,后归乡扫墳?呈家谱高宗御览,高宗御书“忠孝”两字于谱端,为“凤翼家谱”之佳篇。五十二世萧颉任安溪县丞。其年间有宗祖萧草先入安溪。五十三世萧继发号和,登陈文能榜进士,謫泉州授教,居温陵为泉州公;五十六世萧老松(徙泉港萧厝),石松(徙晋江安海?东石岑兜),雪松(泉州、安溪祖),韦松(徙晋江萧下?侯萧),朴松五兄弟,因时之需。或上山,或入海,各分居发展。雪松自留守故家萧厝园。五十七世萧添仔兄留守温陵,添仔自遷安溪新溪里,新康里柏叶山兜与族人聚居;雪松老随之。五十八世萧本号性本:有志严泉,喜清溪崇山骏谷之胜慨,于明洪武廿五年(1392)正月初八日,是日风和日暖;性本自柏叶山兜?龟山后启程,卜居崇信里高山,为现(宝山)高山萧氏始祖。至今已传至廿三世(即萧何的第八十世);所用字辈:学乃身奇宝、儒如席上珍,君赐为丞相、必用读书人。(高山自十世始用)
    萧从我:讳娘爱,字兴和,明末清初崇信里高山乡人(公元1601-1652年)。武艺高强,善谋略。清顺治九年三月;有山贼数千人入侵崇信等地,萧从我募众40多人抗击,斩敌百多人,勇夺敌军黑旗,后因其足为葛籐所绊,不幸阵亡。县令深为萧从我的义勇所感动,将其事迹申报清廷,得赐“义勇可风”匾额一方。其牌位立于凤翼祠、丰田祠内。春秋奉祀。
   萧良溉:号六一;清崇信里高山乡人(公元1617-1708年)。为人素好善。康熙廿八年(1689)十月间,从县主罗为光下乡收粮,归至内寮山之公婆杉,遇雨憩息。有同行一人,素为富不仁,忽杉下发雷震死。公且身如醉梦,随雷飞腾二十八里以外到家,不特行、行李不失一件,且点雨不沾衣。及醒,使报震死之家,则斗秤俱入于小瓮之中,倾之不能出,拔之亦不能动。此善恶之报,盖昭昭不爽也【详载于清?乾隆丁丑版《安溪县志》卷之十、杂记篇】。
萧振辉:讳萧皎,字明侯,谥洁斋。清崇信里高山乡人(公元1756-1824年)。道光二年壬午乡荐奏名贡生;岁进士。萧皎之成由国学、勤农商,以营农产茶叶著称;时建有“恋宝楼”名闻邻里(词曰:高山恋宝楼,珠洋大房沟,赤石土窟后,培田映宝楼)。萧皎得进士后,即进行竖旗祭祖活动;从高山祖祠至其宅,先辈墳墓;共立旗十八对【分别在凤翼祠,丰田祠,内坂厝,上培洋茶馆,述志堂(上培洋外厝),恋宝楼;高山二世祖萧森桂墓(水库上飞鸭墓),三世萧元钦墓(分流格路上),四世萧文福墓(琵琶形),等萧皎上辈相关墳墓】。其“选魁”牌匾现存凤翼祠、丰田祠内。
   萧锦芳:讳萧金狮,字镇侯,谥桂园。清崇信里高山乡人(公元1776-1826年)。道光六年丙戍乡荐奏名贡生;岁进士。萧金狮之成由俊秀入国子监生。现其墓在宝山村南大墘路下,牌字曰:“岁进士桂园萧公墓”。
   萧秀亨:讳金鋉,字餙侯,清崇信里高山乡人(公元1768-1841年)。道光7年丁亥乡荐奏名岁贡生;捐纳乡铁大賔,掛匾显祖耀宗;建上培洋上厝大廈。其“文魁”牌匾现存凤翼祠、丰田祠内。
   萧毓资:讳绵山,字泰侯,清崇信里高山乡人(公元1748-1835年)。道光八年戊子荐奏名岁贡生;捐纳乡宾赠修职郎,掛匾显祖耀宗;其“武魁”牌匾现存凤翼祠、丰田祠内。
             【自然和建筑景观】
宝山村之主山峰——大宝山:原名高山、大帽山(因山势雄伟高俊壮观,呈圆壮,远看如帽而名);此山海拔1167米,是安溪县的主山脉之一,是安溪县崇信里三大高峰之第一高峰;山顶坳平多奇石,有天然石钟,石鼓,石猪,扬六三师石神龛等。
明洪武廿五年(公元1392年)萧氏徙居此地,把此大帽山改名为大雾山(村名定为高山村);并在山上立奉山神曰“扬六三师”——遥敬萧家远祖汉太子太傅萧望之,取弘扬汉萧氏远祖萧何至萧望之祖德之意(萧望之系萧何之六代孙;后因笔误,石龛名变为‘阳六三师’)。系随萧姓徙住地第一高峰之传续而名大雾山(因萧氏列传避世,南迁后,具稳藏先祖尊贵之名,但为敬祖,萧氏所到之处,裔都把该居地村庄的第一高峰改名为大雾山,并立以山神之名,遥拜先祖。现安溪官桥镇内村之第一高山峰,泉港涂岭镇漳脚村之第一高山峰等萧氏居住地,也都把该地的第一高地命名曰大雾山)。而高山村之大雾山,又山势高大,常年云雾缥缈更适大雾山之名实。在峰顶极目远眺,百里青山皆入眼里。山腰上部有一股清澈的泉水,长年不干;四周林木茂盛,满山茶树,分外飘香,不愧为“高山云雾出好茶”。此山盛产乌龙茶—铁观音,本山,梅占,奇种等名茶。山下梯田,茶园,果园,民居鳞次抒比,依山傍形。扬六三师的前身乃汉儒宗,功于汉;后因奸所害,屈终,英灵更显。年中秋之夜,明月天更清,常有信士于中秋之夜,到大雾山顶求“阳六三师”显灵,在山上入睡求梦(俗称运仙梦)。
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有崇信里詹仰庇在朝中任职时,常在朝中言他家乡风景非常秀美,特别是山峰;传至皇帝,皇帝就宣他,叫詹仰庇把他家乡那座很‘水`(美)的山画出,呈给皇帝欣赏此山之景,此时詹怕被皇帝夺去“风水”,便把高山村之大雾山画出代之。皇帝赏赞曰:“有它高没它大,有它大没它圆,有它圆没它‘水’(美),有它‘水’没它山中一窟水,果然真‘水’,就把此山赐名为大宝山。自此大宝山周围都没有断肠草。”有诗赞曰:有他圆,没他水“美”;有他水“美”,没他山中一窟水;有他水“美”,没他奇茗遍传五洲四海里“。
又传,詹仰庇为大雾山意外得敕大宝山后,还携大宝山产之茶叶进贡给皇宫,治愈皇后喉痛病,皇帝大悦;询及产地,詹如实禀告之;皇帝御见此茶黑如铁、可药可品、有大慈大悲观音之广容性,就把此茶赐名曰“铁观音”。固有“皇敕大宝山铁观音”之称。今山顶尚存圣旨石一块,以志其事。
民國十二年间,有龙地石匠林定、林和兄弟(林和是高山萧如波之襟弟),来高山村石草池萧如波家,帮萧如波开石块修石头建房时,深感“扬六三师”神祐。为高山村萧如波,亲雕刻造“阳六三师”石龛一套,不取萧如波之薪酬,提意说:“神祐是大家的,不过意的话,就写他叩谢就可”。得到萧如波的同意后,就用青石五块,上刻“大寶山”,中刻“陽六三師”,左刻“民國十二年立”,右刻“龍地林定叩謝”,下一平板石。竖立在大宝山最顶峰,让后人瞻敬。(现物依然存在,可惜的是:把“扬”字误为“阳”字,原来的“大寶山”的“寶”字不知何时被改为简体字的“宝”字,“十二”两字被涂掉,被篡改了原来的历史面貌)
1979年高山村从原园潭大队、珠洋大队独立为大队时,以村之大宝山峰为荣,把村名改为宝山大队;这就是现在的宝山村定名之由来。
  石古寨(古屯兵寨):在大宝山脉西北方,寨四周彻有5米高石墙;四周悬险,旁边山脉有杀人石。海拔920米。古崇信里之要塞之一、常住兵,可避患。(据萧氏族谱载,明嘉靖廿一年(1542)高山乡萧文贤在此当差值勤把守)。石古寨初建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时沙县邓茂七常遣将扰安溪各地,知府熊尚初昌民依山据险筑寨以拒之;高山萧森贵昌首在大雾山西北金凤山头磊石初筑,据险要为先,以避贼扰。明?正德元年(1506年)、正德九年(1514年),广东、汀漳乱兵扰境,萧元钦再扩筑寨墙避之。嘉靖十二年(1533年),永安贼众攻占安溪又三娄次进攻崇信、新康等里。萧文贤率族扩建寨围矩贼之扰长时固守,直至泉州府通判柯迁督兵解围。并受命为崇信里四甲里长司职把守,把寨堡扩建至整个金凤山头,达十多亩面积,可容上百人小住和小种。引三股暗道泉水入寨,墙高达三丈余,垒石为基,垒土为墙,中为分司,西为武所,东为巡司,共百余间。能容几个月之守。与白叶坂堡共为崇信里之要堡。
堡成后、对于在嘉靖廿六年(1547)的陈日晖部众扰境等娄次贼乱起到最大的安民之功。在顺治三年(1646)九月,卢恕散兵达三千多人,由永春进攻龙涓、崇信等里时,我乡民因寨堡之固而无被侵。
最为典例是顺治四年(1647)冬,我里内灶陈尔峰之乱,围困我乡寨达半年之久,攻难克;后因判民之传信,被切断三条暗水道。时众智以冇谷撒屋顶、尿泡衣物爆晒日光。使贼心虚难久困、疑系传错信,要出我乡三判民,言我有三系草索之人送出给他们。气把那系草索之三人押在石古寨旁石上杀死,后退兵之。固有石古寨旁的抬(杀)人石之美传。
  抬人石:在大宝山脉西北方,石古寨旁,石中有红纹、如同人血状。
  加怀石:在宝山村西部,海拔902.4米,山上有石似加杯、因以为名。
  大尖格:在宝山村西部(高山洋北部),海拔841米。
  福柏山:又名虎爬杉,在宝山村中部,大尖格东部,高山洋东北部。海拔792米。
  分流格:又名虎柏杉格,福柏山中部,海拔756米。水分流泉州、漳州;因以为名。
  虎背脊:在宝山村中南部。
  龙格脉:在宝山村西部,水美宫后山脉、为水美宫之要。
  困狗形山:在宝山村西部。旗杆垵上,形似睡犬、因以得名。
  走马坪:在大宝山西部、大尖格下,古训练兵马处、因以为名。
  东 溪九龙江源头:发源于宝山村走马坪,至洋头纳埔尾岭小溪,始北流西南,经石坂纳石草池小溪,至洋尾纳田九龙小溪,庵都坑小溪,往西南纳珠洋村小溪流,至仙景头纳留山、赤石小溪,折向西至桥山南,纳平原村产地小溪;向西南经东溪,至水云波注入举溪。流程全长约15公里;后经长泰归九龙江。
  大宝山水库:在宝山村东部,大宝山腰中部。
  福寿堂、狮子殿奇石:在宝山村西南面,珠洋村社尾、社中,斜路尖海拔965米,群峰挺秀,山下分布石猪、石鸡、石狗,形成形态各异的自然景观。古色古香,闻名安溪五大佛门圣地-福寿堂(属宝山村、珠洋村、留山村三社共有)建于虎形山顶,始建于宋朝光宗年间;峨山狮子殿(属宝山村、珠洋村两社共有),素有日出照狮喉之称。二处庵殿,和有奇石配景,一分一合,狮石虎石合,狮虎朝阳,奇石呈瑞,为安溪独特自然景观。两块奇石,其一曰 虎嘴石,卧于村外半公里处的山径旁,长宽各约6米,高约7米,中有裂缝,如被人一刀劈为两半。后一侧临路,一侧横空,下有山涧小溪,四周为林荫或茶园。其一曰狮嘴石,横兀于虎嘴石斜后方约一公里的小山坡上,石状与虎嘴相似,四周为茶园,石中裂缝斜张,有如一狮头龇牙咧嘴。
  福寿堂、狮子殿奇石奇特之处,是狮虎二石裂缝大小可变。虎嘴石张则狮嘴石合,狮嘴石渐张而虎嘴石渐合。二石张合约60年为一周期。因二石奇异罕见,被载入《安溪县志》祥异篇。
                【文物古迹】
                福寿堂
   福寿堂:俗称三乡庵。坐落于宝山村西南部珠洋村水尾林(俗称庵林),内供奉释迦牟尼、弥勒佛、观音菩萨、祖师;通远尊王等。为高山、珠洋、留山三村共奉有,故又名三乡庵福寿堂。堂始建于宋淳祐八年(1248年),明万历十年(1582年)重修,清乾隆元年(1736年)再修,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建围墙。民国32年(1943年)间,郭宗民军乱遭毁;民国37年(1948年)重修。1966年被拆毁。1998年,高山、珠洋、留山三村信众捐资、集资重建。堂上弥勒佛,盘腿而坐,胸腹袒露,满脸笑容。看到这神像,你不能不感慨“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一副对联有多么幽默、隽永。堂前门口,有一奇石,由两竖石合成。历代传说,60年一开一合,与狮子殿之狮嘴石相应,一开则一合,一凤合则一开。
                 凤翼祠 
   凤翼祠:俗称大祖;因承萧氏入福建长乐、泉州旧祠堂号及高山祠地型似而得名;坐落于宝山村境内,大宝山下中部,内供奉皇君夫人、福德正神,兼祀萧氏列代祖先。祠始建于明洪武廿六年(公元1393年),1989年当地群众集资重修。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土木结构,祠前有池塘。2007年再重翻建,改石墙雕廊结构。内有“义勇可风”,“选魁”,“文魁”,“武魁”,台湾萧万长题的“凤翼祠”等牌匾。楹联曰:“凤翼祖始自明洪武帝,性本公溯之蘭陵裔孙”,“高高低低上下纳福;山山水水左右逢源”,“宝师清源,溢出芳名飘四海;山绕峰峦,露润茶韵飞五洲”。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为高山萧氏祭祖日;祠属派下至祠祭祖敬神。
                  宝峰祠
   宝峰祠:俗称三房祖;背倚大宝山高峰而名,坐落于宝山村境内,大宝山下中部,凤翼祠左。内供奉福德正神、高山四世萧文全下放数代祖先神主。祠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土木结够,2008年再重新翻建,改为石墙雕廊结构。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七月十三日,为该词堂属下祭祖日;居宝山村里的该众派下至祠共敬神祀祖。
                  丰田祠         
     丰田祠:祠追酂侯,丰功伟绩,裔避居稳屯田;毓成儒宗,述德济美;又因祠坐落于大宝山中部良田上,因以为名。内供奉福德正神、高山五世萧孟贞下放数代祖先神主。祠始建于明神宗万历五年丁丑(公元1577年),万历七年己卯(公元1579年)落成。土木结构,2011年再重新翻建,改为石墙雕廊结构。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40平方米。内有“义勇可风”,“选魁”,“文魁”,“武魁”等牌匾。楹联曰:“丰山勋业汉律儒宗承蘭陵箕裘;田上鼎基孟贞文选寀凤翼俎豆。”“丰功律典酂侯定,田成儒宗太傅经。”“丰绩蘭陵两朝帝,田润八叶五侯家。”“丰孟溯源汉侯太傅宗臣裔,田贞肇自明季万历仕官家。”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为该祠堂属下祭祖日;居宝山村里的该祠众派下、俱至祠共敬神祀祖。     
                  金凤宫 
  金凤宫:俗称边防宫;坐落于宝山村凰形山麓,内供奉把戏相公。传说,把戏相公原是一位守猎异士,因见义勇为而献身于此地。尔后显灵,演变成为一位捉贼能手,贼的克星。“里外之贼,盗之难逃,就地被擒;里内之贼,夜托其梦,物归原主。” 故村民尊之为神,立庙供奉。金凤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1998年当地群众捐资鸠工鼎新。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土木结构。观瞻宫联:“把此神成非可戏;相我里内只为公”、“金峰圣景住把戏;凤飞灵坛显相公”、“金光照耀把戏显;凤鸣彩庆相公灵”、“把念百端声灵相应;戏赫千秋惠泽公平”,别具一格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四日为神诞日。
                  水美宫
   水美宫:又称水尾宫;坐落于宝山村高山洋洋尾,内供奉感应尊王、感应夫人诸神祇。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1998年当地群众捐资重建。水美宫地处该村水尾象形山,满山翠绿,风光旖旎;宫前水坝风光秀特、更有一望无际的茶园风景相佐、更显神怡;宫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土木结构,四垂双翘脊。宫内镌有描述宫地景色及神明感应的楹联:“赫濯声灵崇大宝;立庙水美仗福神。”“水雾冲天招感应;美珠落地扶尊王。”“水色山光神感应;美峰骏秀显尊王。”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四日为神诞日,与福寿堂的通远尊王同祀神诞。 
                     宝莲殿
   宝莲殿,坐落于宝山村石草池的龟岩山,内供奉清水祖师、协天圣帝、张萧法主等。明嘉靖年间( 1522-1566年)始建于高山祖厝林边溪,民国初迁建于今址。1992年10月重修,土木瓦结构,占地面积约66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每年农历正月初五、正月十三日、五月十三日、七月初一为诸神圣诞之日,信众到殿奉拜。名楹联曰:“師臥龍友子龍龍師龍友,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宝树忠义文武将,莲光圣灵福禄神。”
                   【物产经济】
   宝山村山高茶树多,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茶叶,土地肥沃,水质甘甜,所产茶叶甘醇清香,有特殊的高山韵味,香味持久耐泡,所产茶叶特畅销;村民的经济收入以种植、加工、销售茶叶为主,产销合一。本村主产各种铁观音、本山、乌龙、毛蟹等各种乌龙茶,因山高茶树常年云雾缠绕,聚天地之精华,固有“高山云雾出好茶”之说。近年有大批村民至全国各地开设茶叶店进行直销茶叶。据统计已有三百多家。网商“萧森舟”名闻网商界。
如何能在网上找到宝山村?

更多信息 扫码关注
1、在网上搜索“亿个村”或输入亿个村的网址(yigecun.com)打开亿个村网站。
2、依次点击: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宝山村。
3、也可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宝山村。
请大家在微信QQ群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