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长青乡番瓮村

番瓮村介绍
番瓮村本身就是一个景点,古木参天,村中道路错综复杂,全木屋楼,周边生态环境很好,野生野果特多,多数可食用,如:杨梅、李子、樱桃、桃子、板栗、还有不知名的等等等…
番瓮村位于长青乡政府驻地东面,公路距11公里。东面与扬武乡乌仲村相连,南与扬武乡老冬村接壤,西与本乡龙塘村交错,北面与兴仁镇乌猛村相连。全村土地面积8.77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125.6亩,其中:田1053.93亩,土71.67亩。人均占有面积为0.64亩。辖番瓮大寨(含番瓮老寨)、干也、干果、乌基、排建(党尧)和把卧6个自然寨9个村民小组414户1756人,劳动力为1226人,其中男999人,女757人。有王、李、廖、杨、吴、龙、文、彭、罗9个姓氏。苗、汉两个民族聚居。是一个以苗族为主,苗、汉两个民族混居的村,均为世居民族。
   番瓮村委会驻番瓮大寨,因而得名。1920年(民国九年)属第2区第3保(设番瓮)。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属仁和乡。1941年(民国三十年)置第6保,属长青乡公所。1951年废保建翻瓮村,属长青乡人民政府,同年9月完成土地改革。1953年建互助组,属龙塘乡人民政府。1956年建龙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龙塘乡人民委员会。1958年改称番瓮大队,属龙塘人民公社,1959年书龙塘管理区。1961年属长青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63年属龙塘人民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66年属长青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68年改为龙塘大队革命生产委员会。1980年改为龙塘大队管理委员会,属长青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改为翻瓮村村民委员会,属龙塘乡人民政府。1992年1月龙塘乡和长青乡合并为长青乡后,属长青乡人民政府。各寨房屋依坡而建,块状坐落,各寨内居住较为密集。房屋为穿斗式,有五柱、七柱排规格结构,杉木瓦顶,多为二楼一底,多以三间一栋常见,少数为四、五间的。土壤为黄壤土、页岩风化石沙土、黑色水稻土。年降水量为1200—1450㎜,年均气温为16.0℃,无霜期为250—260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薯、小麦、油菜、豆类、花生、魔芋等。有野猕猴桃、杨梅、李子、板栗、樱桃、柿子等水果。尤其是野生猕猴桃属生态果品,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清凉、酸甜,味美可口,系天然“水果之王”,深受消费者喜爱。
   村内沟壑深重,高山与河沟落差大,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自然资源 有刺三茄、刺五茄、猫爪刺、白刺、刺棹、刺垴苞、见血飞、栽秧泡、羊奶果、螳螂罐、刺梨果、三楂果、救军娘、五倍子等稀有之物,既是用作屏障,防止禽畜破坏农业生产的天然材料,又是名贵的中草药材。区内还有享誉四邻的番瓮大寨三百屯,番瓮大寨茂密的榉木、楠木等自然屏障等自然资源景点。
   番瓮村有较丰富的森林资源,又有较宽面积的草资源,适合生态养羊,目前,养羊户杨明忠(手机:153*****608)共养有生态羊200多只,羊销售供不应求。
   2010年末,农民人均有粮422.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183元。儿童入学率为99.8%,电视覆盖率为87%。农民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种养殖和外出务工收入,个体私营运输、工商户等有所发展。
   民间手工艺 木匠、篾匠、削扁担、凿犁弯、削牛桠、挑花、刺绣、织锦等民间工艺世代相传。
   文化教育 1982年9月创建番瓮小学,有公办和民办教师6名,入学学生184名。后来番瓮小学几异其址,1990年在“翁培牛”修建砖混结构的番瓮小学,并不断扩建,办学条件也由高小逐步升至完小。2001年实行教育资源整合后,番瓮小学和龙塘小学合并为现在的龙塘小学。村内学子有考入贵州民族学院、贵州交通学院等高等院校学习深造。目前县外工作的有凯里学院王世彪等。
   1987年,开始修建乌西至番瓮寨脚公路,1990年8月竣工投入运行。随后,修建大寨、干果、乌基、把卧、干也等进寨公路。
   1993年疏通国家电网,解决农户照明困难。
   2000年,番瓮大寨坡头修建砖混结构村委会办公室。
   2007年,疏通程控电话。
   2009年实施扶贫项目“整村推进工程”,村寨步道硬化、沟渠防身等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完善。
如何能在网上找到番瓮村?

更多信息 扫码关注
1、在网上搜索“亿个村”或输入亿个村的网址(yigecun.com)打开亿个村网站。
2、依次点击: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长青乡>番瓮村。
3、也可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番瓮村。
请大家在微信QQ群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