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东坊城乡晋家庄村

晋家庄村介绍
晋家庄村位于浑源县西南龙山脚下,距县城15公里处,全村共有户数502户,人口1675人,耕地面积2167亩,现有党员40名,全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达99%,农村合作医疗达90%以上,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近年来,发展生产、生活宽裕,村容整洁,村风文明,干群和谐,社会治安稳定,为走向小康村奠定良好基础。得姓始祖唐叔虞。根据《文韵》记载,晋国本是唐叔虞的后代,后代以晋为氏,称为晋氏。根据《元和姓纂》上记载,周武王第十三个儿子叔虞受周成王封于唐,称为唐叔虞,他的儿子燮父继位之后,把国都迁到太原南面的晋水之滨,改国号为晋,传到二十代,子孙就以国为姓。古代晋国,西周时的位置在今山西省翼城西乡宁闻喜东北,翼城东南。春秋时晋文公当政之后,改革内政,扩充军队,先后消灭了楚、秦等国,继齐桓公之后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晋国政权逐渐旁落,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家分晋,晋静公被赶到屯留(今山西省屯留县)居住,他的子孙就是以晋为姓。故晋氏后人奉唐叔虞为晋姓的得姓始祖。迁徙分布 晋氏或是古老的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五十八位门阀,望族出平阳郡、虢郡。晋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晋姓源出于姬姓。西周初年,位于今山西省翼城的唐与朝廷对抗,被周成王派军伐灭,成王封其弟弟叔虞于此地,负责管理遗民事务,叔虞之子燮父即位后,把国都迁到太原南面的晋水之滨,改国号为晋,其子孙中就有以国名为姓的。晋国的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晋国也强盛一时。春秋末年,晋国被赵、魏、韩三家瓜分,晋国国君被赶至屯留(今山西省屯留县),其子孙居住于此,所以后来在此地,也就出现了晋氏。据《姓纂》载,周叔虞封于唐,传至子燮父,徙居晋,称晋侯,其子孙以国名为姓,称晋氏。山西省晋姓按姓氏人口统计,晋姓居全省第118位。据《姓氏考略》载,晋姓望族出于平阳(三国魏置郡,在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虢郡(汉置弘农郡。隋废郡为弘农县,属陕州。隋末复置郡。义宁元年,改为凤林郡,仍于卢氏置虢郡。武德元年,改为虢州,改凤林为鼎州。贞观八年,废鼎州,移虢州于今治,属河南道。开元初,以巡按所便,属河东道。天宝元年,改为弘农郡。乾元元年,复为虢州,以弘农为紧县,卢氏、朱阳、玉城为望县。天宝领县六,户二万八千二百四十九,口八万八千四十五。西至京师四百三十里,东至东都五百五十三里)。 今安徽省的全椒县,山东省的聊城市、菏泽市曹县,陕西省的韩城市,贵州省的赤水县,湖北省的襄樊市,四川省的成都市,江苏省的南京市,广东省的东莞市等地,均有晋氏族人分布。 字辈排行云南、贵州、四川晋氏字辈:“之康晋声玉世友其德廷运光华良兆荣绅方维安绪必达恒新天锡蕃庶鹏举鸿超葆谟培烈材毓贤招同宗炳耀学显名标昌隆嘉瑞桐荫恩膏”。 安徽全椒晋氏字辈:“明元圣青松翠绿广梧桐”。 晋氏一支字辈:“尚纯培龙兴敦本起瑞祥”。 山西大同浑源县晋家庄村晋赞立祖,晋守才分四门,记东南西北院。字辈:绍新登全攀良文广川开。现在只有三门,叫东院,北院、西院,南院无后。全字辈四院一至,西院是攀字辈,北院是乃字辈、东院世字辈。 本人这门是:晋绍富、晋怀新、晋成新、晋登科、晋登奎、晋登高、晋全喜、晋攀龙、晋攀鳯、晋攀斗、晋良乃、晋良奇、晋良鼎、晋良才、晋良生、晋良任、晋文明、晋文守(晋广周本人、儿子晋川、孙子晋开宇。 本人直属:晋绍富、晋怀新、晋登奎、晋全喜、晋攀龍、晋良鼐、晋文明、晋广周、晋广士、晋广程、二叔晋文守晋广荣、晋广雨、晋祥。晋家庄从立祖到现在十三代。本人孙子最小。 本人祖父晋良鼐,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唐突明、王通。任浑源县地下小区区委书记,晋家庄第一任书记,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晋家庄、贾庄发展党员,经常活动在敌后的下畽、裴村、大沟的据点,通过教育说服了汉奸张存福,张存福从大沟据点带出了抢支手榴弹,给南山游击队做出了贡献,1945年因为党内出现了叛徒,有人告密晋良鼐是共产党,最后一次去据点活动搞情报被逮捕,张存福也被逮捕,当天晚上被二鬼子杀害,大沟二天解放。事后杀害我爷爷的这个刽子手解放后参加了共产党,在某个银行当行长,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拉出。 祖先晋赞往上无资料查寻。估计晋赞的前几辈是明初从山西临汾洪洞大槐树迁移过来的。
如何能在网上找到晋家庄村?

更多信息 扫码关注
1、在网上搜索“亿个村”或输入亿个村的网址(yigecun.com)打开亿个村网站。
2、依次点击: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东坊城乡>晋家庄村。
3、也可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晋家庄村。
请大家在微信QQ群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