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渭滨街道陈良南村

陈良南村介绍
陈良南村位于西宝高速公路以南5公里处,西与兴平市西吴镇接壤,东依留印至尹家环乡路,交通便利。全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有256户,1068人,耕地1120亩,土地肥沃,灌溉设施完善,是渭滨办粮食的主产区。陈良南村原名南堡子,解放前分东西两个堡子。据咸阳地方志记载,早在春秋战国(公元265年)时期,有个中国儒学文化学者——陈良,祖籍原荆楚之国(湖北),继孔子、孟子之后儒家北方学士。陈良天生勤奋好学,率弟子北上后,北方的学者没有人能超越他。他待人和善,与乡亲四邻和睦相处,毕生在咸阳渭水河畔讲学问道。陈良无后裔,逝后葬于村东,其弟子在此繁衍生息。为了纪念陈良,村子从此得名,后因南北居住,分为陈良北村和陈良南村,留传千年至今。民国十八年至民国二十六年间,关中历经干旱、雪灾、虫灾、瘟疫等灾害,庄稼颗粒不收,百姓饥饿死亡无数。又逢军阀割据兵荒马乱,土匪恶霸横行逞凶,贪官污吏搜刮民财,强行摊派苛捐杂税,百姓家破人亡,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1949年陈良南村人团结一致,宁成一股绳,欢天喜地耍狮子,庆祝新中国成立,穷苦人彻底解放,打土壕,分田地,穷苦人们当家作了主人。人民公社化时期,土地、生产资料一切归公,陈良南村分为四个生产小队,每个生产队设立正、副队长、会计、出纳、记工员各一名,按日记工考勤,年终按劳分配。各队有饲养室,大牲口各自繁殖增加。随之大炼钢铁,陈良南村人响应号召河滩淘沙,小炉炼钢。在大跃进粮食亩产万斤浮夸风中,陈良南村人保持真实,暗抵歪风。1960年国家在尹家建抽水站,高压电杆、线路由村西经过,陈良南村人因势利导,王保仓书记牵头,由本村在外工作的祈建文联系购置50千伏变压器一台,从此陈南村通了电,群众有了电灯照明,各生产队购置了电水车、电磨子、小钢片磨子,方便了群众,各生产队开始了磨粉豆腐等副业加工,群众生活逐步好转。上世纪六十年代,陈良南村在村南建立了60余亩的果园,内有柿子、桃、苹果等杂果树,为陈南人发展经济奠定良好基础。陈良南盛产的“黄元帅”苹果送往咸阳市果品公司,让全咸阳市人吃上了陈良南的苹果。陈良南村经济迅速增长,位居全乡首位。改革开放后,陈南村不断调整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学习蔬菜种植经验,目前全村已发展蔬菜大棚和大田蔬菜300余亩,仅蔬菜种植年可增加群众收入1万余元。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陈南村的村容村貌也在不断发展变化。1984年,在书记李振清、村长郭文陆、会计郭志茂一班人马的精心策划下,依据上级有关规定对旧庄基统一规划,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1970年陈良南人在李志厚书记、李振清会计、支委王志友等两委会一班人的领导下为群众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问题。1993年,由王胜利书记、李清川村长、郭耀祖会计一班人马多方面筹措资金及村民集资部分资金,在全乡首先改造了陈良南低压线路,购置铝线9000余米、12米高杆60根,耗资8万余元使全村电压稳定,保障了村民正常安全用电。1998年王胜利任书记兼村长,李月强任会计,一班人马筹措资金为全村3条街道安装了路灯42盏,方便了群众夜间出行。2002年10月,在王胜利任书记、李战线任村长、李悦强任会计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不辞劳苦多方联系筹措资金以及村民每户集资700元的情况下,对全村3条主街道共2公里路面进行了硬化,此举深受村民欢迎称赞。2010年11月陈良南村委会班子,经过努力为全村硬化了3条过道,约1公里左右,解决了群众下雨天出行难问题。村上为了纪念陈良,使广大宾客了解一些源于战国时期荆楚文化传统,由李昭在村北建起陈良生态园,占地60亩,投资300多万元,全面打造观光农业,苗木、花卉、钓垂、农家乐等项目,结合咸阳本土饮食文化,隆重推出五谷丰登鸡、洪湖鸭、柴火鱼等套菜,为各界朋友搭建了休闲、度假、品尝美味的平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以来,解决了农村人看病贵看病难的大问题。陈南人积极参保,参保率达95%以上。2010年又为农村16周岁以上人员办理了养老保险,使村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同年,又为民办教师、农村赤脚医生等人民公社“八大员”工作三年以上人员解决了养老补助,政策惠及民心。陈良南人在党的富民强国政策下,日子越过越红火,彩电、冰箱、电动车、摩托车、太阳能热水器家家有,电脑很普及,有大型运输车辆16辆,小汽车112辆,现人均收入9400元,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上升,日子越过越好。
如何能在网上找到陈良南村?

更多信息 扫码关注
1、在网上搜索“亿个村”或输入亿个村的网址(yigecun.com)打开亿个村网站。
2、依次点击: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渭滨街道>陈良南村。
3、也可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陈良南村。
请大家在微信QQ群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