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祖庵镇甘水坊村

甘水坊村介绍

甘水坊村归属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祖庵镇。山清水秀,物华天宝,友好好客,人好
甘水坊村与周边地点:胜利街,小康街,和平街,神白路,东岩村,运渠店村,大庵村,小庵村,西滩村,北新街,中街,北市村
甘水坊村位于西安市鄠邑区祖庵镇北3.5公里的甘峪河东岸,全村现有14个村民小组,550余户,2300多人,耕地2460亩,村庄面积约400亩。根据传说和考证,甘水坊村形成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938)前,甚至可以追溯至八九百年前的金代(1115~1234)。那时,甘峪河在祖庵以南分成东西两河,在祖庵称双溪,于甘水坊村东西两边夹村而过,汇合于村北运漆河(现运渠店村南),因被两河环抱而得名甘水坊。村南门外咸丰三年(1853)重修三庙碑记中有"甘水环于左右兮"的句子。村庄原来在现在村子北边约300米处,以后南迁至"尚义寨",即现在村址,因此,1957年本村的高级农业社叫尚义社。1978年平整土地时还在村北挖出很多铜钱。据说甘水坊村东曾有橡园寺,规模很大,前些年种地时还经常出土大量的有花纹的陶片。橡园寺和大庵村的庆贞庵存在于同一时期,历来传说中有很多橡园寺的和尚和庆贞庵尼姑的故事。明代文学家康海的诗里也有对甘水坊村的记载。
甘峪河从终南山甘峪口向北流出,古来曾多次自然改道,以前的甘峪河自甘水坊村西南方向沿着元马店、大小庵和甘水坊村交界处向北转向东,从甘水坊村村北向北流去。甘水坊村西北角和东岩村的交界处有三孔石拱古桥一座,人们称金家桥,中间的桥洞有丈余高。1976年划大方时将桥整体掩埋。此桥自古是祖庵一带通往下路的通衢大道。弯弯曲曲的河堤内外,有连绵几千米长、一百多米宽的荻子和芦苇园,所以甘水坊人用荻子打箔子、元马店人用芦苇编蓆是传统副业。1958年大跃进时大搞水利工程,修了自元马店向东北方向直到甘水坊村北的排水渠以后,荻园、芦苇园逐渐被开垦成耕地。
1953年为消除水患,将甘峪河东西两河人工连接成一条河,由祖庵镇西边转向东北,经甘水坊村东边,西滩村西边向北流入渭河。现在的甘峪河为1976年10月所修。
在明清时期,甘水坊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大村,街道整齐,有朱家开的盐店,还有其他各种作坊。清同治年间回民暴乱,村子被焚烧(当时周至黑河以东只有豆村和甘沟村未烧)。村民后来回村随意盖房,至解放前后,村内只有东门和南门两条东西街道,有两条南北巷子,东边是金家巷,西边是王家巷。房屋地基高低不平,十分错乱。直到1976年重新规划,村子才形成现在四条南北路、七条东西街道的格局。
甘水坊村解放前后归周至县管辖,先后属甘河乡和尚村乡。1953年村民自愿成立互助组,1955年建立初级社,全村共分五个社,叫五丰社。1957年转成高级社,叫尚义社。1958年春,省政府将周至县白马河以东四个乡镇划归鄠县,甘水坊村从此归祖庵镇管辖。1958年秋季成立祖庵人民公社,本村为甘水坊大队,文革初期也曾叫要武大队。全大队分为7个生产队,直至改革开放,甘水坊村的7个生产队分为14个村民小组至今。
本村姓氏以朱、常、刘、曹、冯姓为主,占全村姓氏的80%左右。1949年解放时,全村有150多户,800余人。村庄面积约100亩,四周有城墙,城墙外有护城河。东南西三面有城楼和城门,城墙已破损。据说,城墙在明代刚修起来时,上面有5米多宽,能行马车。解放后,治安良好,合作化后挖土,城墙逐渐被破坏。过去村里有常氏宗祠三间,1976年拆除。庙宇也较多,解放后尚存关帝庙、太白庙,马王庙。1967年前先后被拆除,现存庙上清代碑石两通。
甘水坊村人崇尚武功,善习拳术,清同治年间,回民暴乱,甘水坊村武生朱应元,有胆有略,膂力过人,率团在鄠县王守村御敌,奋不顾身,冲锋陷阵而牺牲。所以,甘水坊村人一直在解放后练习拳术的人还颇多。
在解放战争时期,有革命烈士杨生华(1923~1948.3),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一纵三十一旅九十一团政治处干事,在河南作战中牺牲。
解放前全村只有三个大学生:刘尚志,毕业于兰州大学,解放后一直担任周至中学副校长。曹文翰,毕业于陕西师范专科学校(陕西师大前身),解放前后曾在西安高中、周至武成中学、富平师范、临潼华清中学、户县一中从事语文教学。刘耀旭,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任武成中学(户县二中前身)校长,后又在户县师范、咸阳二中、户县二中任教,化学教学非常出色,被称为"化学王",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和咸阳市教育界劳动模范,是户县第四、五届政协委员。刘耀旭的长子刘尚勤,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附件预研课题中有重大贡献,获得国防科工委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四次、个人三等功两次,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來,甘水坊村在各届领导班子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发展生产,整治村容村貌,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1962年前后全县有名的三类社变成县级、市级先进单位、美丽乡村。大学生也比比皆是。现在村民以粮食、林果生产为主,打工以建筑业居多,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间娱乐方面,跑竹马、耍狮子、敲锣鼓、耍社火和武术等,是传统的娱乐和体育项目,跑竹马在方圆几十里颇有名声,马数最多,有十二匹马,套路、花样也很多。耍狮子,狮子叼板凳惊险有趣,高空舞狮被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遗项目名录。锣鼓称《得胜锣鼓》,阵容威武,铿锵明快,曾在户县锣鼓大赛中获奖。
村里单位:甘水坊村活动室、甘水坊村党支部、甘水坊村卫生院
甘水坊村及周边其他地点或单位:西安市鄠邑区世兴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

如何能在网上找到甘水坊村?

更多信息 扫码关注
1、在网上搜索“亿个村”或输入亿个村的网址(yigecun.com)打开亿个村网站。
2、依次点击: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祖庵镇>甘水坊村。
3、也可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甘水坊村。
请大家在微信群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