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里村归属于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温泉街道。四季分明,风景秀丽,社会和谐稳定
芮里村与周边地点:薛家村,滨河路,横掌史家村,横掌崔家村,横掌吕家村,横掌周家村,横掌路,横掌曹家村,青云路,天府路,金源路
【地名含义】据《招远县地名志》记载:据村后古墓出土汉砖印证,汉时于、蒋两姓在此定居,因此地盛产黄花菜,取名黄花坡。相传,唐王李世民东征路过此地,村民隐蔽村边苇丛中观望行军,唐王见池塘中柳荫倒垂,水波荡漾,问:"芮里有人吗?"居民闻知,引以为荣,后改村名为芮里。
【地理实体】芮里位于招远县城东北4.5公里的横掌洼,罗山河西岸,属平原地带。耕地1333亩,人口1907人。以农业为主,有手工造纸厂,主产卫生纸、粗纸。
【姓氏源流考】本村于氏一族系,据《招远县地名志》姓氏起源考载:于氏本姬姓。古时作邘。周武王克商后封其次子为邘国诸侯,都城邘台镇(今云南省安宁),其子孙以国名为姓,后去右耳为于姓。至明朝万历年间,于氏一支又由文登县大水泊迁居招远石对头。又据《唐书卷七十二下•表第十二下•宰相世系二下》记载:于氏出自姬姓。周武王第二子邘叔,子孙以国为氏,其后去“邑”为于氏。其后自东海郯县随拓拔邻徙代,改为万纽于氏。后魏孝文时复为于氏。外都大官新安公栗䃅生侍中、尚书令洛拔。洛拔六子:烈、敦、果、劲、洎、天恩。史称西周初年,周武王克商后,大举分封诸侯,其第二个儿子邘叔被封在邘国。后来,邘叔的子孙就以国名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则去邑旁姓于,是为河南于氏。春秋战国混乱,邘叔有后裔迁山东郯城,为山东于氏。汉时徙居青州东莱郡曲城县(今招远市)横掌洼与罗山河北岸有一处盛产黄花菜曰黄花坡建村。
本村蒋氏一族,据《招远县地名志》姓氏起源考载:蒋氏西周二代国君,名姬诵,因年幼,依其皇叔姬旦、姬奭辅政。姬旦的第三子,名伯龄封于蒋,其后人以封国而命姓,故为蒋氏。据《唐书•表•宰相世系》卷七十五下记载:蒋氏出自姬姓。周公第三子伯龄封于蒋,其地光州仙居县是也,宋改为乐安,蒋为彊国所灭,子孙因以为氏。汉有蒋诩,十世孙休,自乐安徙义兴阳羡县。源自姬姓: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被封在蒋,建立蒋国(今河南省淮滨县),是周朝的一个小国。蒋国灭亡之后,姬伯龄的后裔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蒋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蒋氏正宗。又源自子姓:商朝时,商王封其族人于蒋,古地在今河南获嘉县张巨乡蒋村。蒋国势弱国小,不见于经传。直到西周初被周公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西周末,蒋伯龄的第九世孙蒋诞,字仲世为周幽王的太子太傅。周幽王命蒋诞之子蒋薨返蒋国,越十代孙蒋蟾一直住在河南的弋阳,传位到蒋简。战国周烈王七年,楚宣王灭蒋国。蒋氏后裔除部分留居河南之外,其余都四处流亡。西汉惠帝时,蒋球的第七代孙蒋衍移居关中咸阳。蒋衍的第四代孙蒋良由关中卜居杜菱。蒋良的孙子蒋诩哀帝时为兖州刺史,为避乱,退隐江陵。蒋翊的第十世孙蒋休自乐安迁义阳羡县(今江苏宜兴),其后裔分衍于浙江奉化一带。东汉末年有一支河南蒋氏迁徙至山东东莱郡,三国时曹魏的蒋济即为其后裔。徙居莱州掖县罗峰镇有一处盛产黄花菜曰黄花坡。
村里单位:芮里村卫生室,芮里村活动室,芮里村党支部,芮里村村委会
芮里村及周边其他地点或单位:家常小吃,鑫盛通运输公司,姐妹面馆,松欣快餐超市,龍沣运输,享乐超市,兴隆盛物流有限公司,阳光小店,烟台东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