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崇仁镇廿八都村

廿八都村介绍

廿八都,村如其名,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名词,只不过包含的行政区划有了本质的区别。这里留在人民记忆中最早的地名应该叫“永富乡上江村”,到后来,由于张姓的迁入繁衍,又改成了“张家”。而“都”这一词的出现应该从“王安石变法”说起。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行保甲法,始置都,领于乡;改里曰保,领于都。元丰八年(1085)废都、保,复置乡、里;至元朝,改宋制乡、里为都、图,嵊州全境分置五十五都,这里被划为永富乡二十八都,因而相沿成习,这里被叫成了廿八都村。

就是这样一个千年古村,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中渐渐凋零,犹如布满村中巷道的“石子蛋”路面一样,在屡次工程中已消失殆尽。但这没有遗憾,因为这是一个远去的古朴乡村的背影,在这长长的背影中走出了一代代朴实子民,如史称“剡川姚氏”的姚舜明一家,祖孙、父子从“平方腊”到《剡川姚氏本战国策》、《西溪丛语》文治武功,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一笔。又如张伯岐、喻传海、张秀民、张茵……每一个走出廿八都的儿女都彰显着自己的个性。

一、历史沿革

有史可查的最早活动在廿八都的人,当推晋朝诗僧帛道猷。据《嵊县志》、《瞻山张氏宗谱》等史料记载:帛道猷(或作白道猷)俗姓冯,山阴人。时有天竺高僧帛尸黎密来会稽传道,道猷拜他为师,精研佛学。学成后在五百岗建“帛道猷道场”,名曰“真如寺”。晋永和年间的一日早晨,帛道猷望见远处的瞻山雾霭笼罩,钟灵毓秀。遂结庐于瞻山之下,施医赠药,优游山林,临风采药,吟诗作词,后受仙人之邀,入天台山采药而不返,留下了一段羽化成仙的千古神话。同治《嵊县志》载:“瞻山,在县西三十五里永富乡,下有涤巾涧,为白道猷涤巾处”。

上世纪中叶,又有人在村中废墟中拾到刻有“陈太建三年”(571)的铭文砖。从而说明,至少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人类在此活动。

宋初,绍兴城内草藐桥姚氏,迁居剡邑永富。就是为后人称为“剡川姚氏”的姚舜明一族,堪与“眉山苏氏”齐名。迎来了廿八都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

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瞻山张氏始祖张伍,字建中,辞官归里,定居瞻山西麓,故族以瞻山名,曰“瞻山张氏”。

元朝初年,改宋乡、里制为都、图制,“廿八都”这一称呼正式出现在人民的生

活中。“嵊县永富乡廿八都”这一行政区划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民国元年,推行区、村制,廿八都属崇仁区。

民国十九年,又改设乡、镇、闾、邻,廿八都属“嵊县第四区廿八都镇”。

民国二十三年,实行乡、镇、保、甲制。此后几经变革,民国三十七年,廿八都隶属崇仁镇,分设二、三、四堡。

1949 年,嵊县解放后,废保甲制,廿八都属崇仁镇。

1950 年,撤大乡为小乡时,设廿八都乡,隶属崇仁。

1956 年,廿八都乡与张村乡合并成立升高乡,廿八都为乡政府所在地。廿八都分设“升二、升三、升四”三个村。

1958 年,改升高乡为升高公社,廿八都设“升二、升三、升四”三个大队。

1983 年,废公社制,“大队”重新改回“村”级建制,廿八都分设“升二、升三、升四”三个村。

2006 年,升二、升三、升四合并成廿八都村,同时并入的还有塘岗、石塘两村。全村共有41 个村民小组,村有户数1054 户,总人口数2820 人,其中从业人员数1664人。村有耕地1791.1 亩,其中水田1669.5 亩,旱地121.6 亩,另有园地771亩,林地3876 亩,渔业养殖10 亩。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548元。主要经济作物有水蜜桃、雷笋。

二、人文、村落

说起廿八都,就避不开姚氏一门。剡川姚氏,自姚文玘自北宋初年落籍永富的二百年间,文有进士姚勔、姚舜明、姚棐忱、姚景梁、姚宽。武有平定“方腊起义”浙东之乱的姚仲兼等。特别是姚舜明、姚宽一家,父子兄弟四人,以“剡川姚氏“一名,与被称为“眉山苏氏”的苏轼一家齐名。在嵊州历史上,至少是在两宋时期的嵊州市范围内,是没有哪一个家族的声望能与之相匹敌的。

姚舜明,字廷辉,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授相州临漳主簿。娶故太仆寺丞张匋之女张氏。历知牟平、昆山、华亭县。徽宗宣和三年(1121),通判婺州,遂权州事。后除直秘阁,提点两浙刑狱。钦宗靖康元年(1126),擢监察御史。高宗初,除知衢州,寻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建炎四年(1130),知江州,兼本路安抚制置使。召为右司员外郎,除直龙图阁、发运副使,还为左司郎中,复以秘阁修撰充江淮荆浙随军转运使,除权户部侍郎。丐闲,提举江州太平观,进徽猷阁待制,卒。以子宪参政事,赠“太师”。

姚宏(1088-1146),字令声,一字伯声。宋徽宗宣和年间入太学上庠。高宗建炎年间为宰相吕颐浩所重,荐为国史删定主簿官。适值吕颐浩丁父忧,秦桧继位丞相。姚宏屡次忤逆其意,而被贬为江山县令,时值江山大旱,姚宏率众求雨,被秦桧诬为以妖术惑众,陷害而死。著有《战国策补注》30 卷。

姚宽(1105—1162),字令威,号西溪。自幼博学强记,以父荫补官。先为吕颐浩、李光幕僚。秦桧执政后,因旧冤抑而不用,转而退隐从事著述。后经贺元中、张孝详推荐,复入仕途,权尚书户部员外郎、枢密院编修。著有《西溪集》十卷、《史记补注》一百三十卷、《战国策五行秘记》三十一卷、《五行秘记》一卷、《西溪丛语》二卷、《玉玺书》等。

姚寓,字令远。以父荫补承值郎,知饶州永平监(饶州永平监为宋代官营造币中心之一)兼本县丞。

姚宪(1116—1179),字令威,号西溪。以荫补承务郎,监临安府粮料院,为海盐、龙游县丞,历知临安府仁和县。宪敏捷干事,政治修明。任满升秀州知府,勇破土豪钱安国及其党徒,并依法严惩,州境得以安宁。上嘉其能,除提举浙西常平茶盐公事,再迁提点刑狱,又以直秘阁知临安府,转任两浙转运判官,直敷文阁,再进直显谟阁,入权户部侍郎,改权

工部侍郎兼临安府少尹、兼权给事中、直拜工部侍郎,赐宋乾道八年黄定榜同进士出生,为左谏议大夫、御史中丞,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迁大中大夫、参知政事。以端明殿学士知江陵府。卒赠宣奉大夫,加赠金紫光禄大夫,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加太傅,谥文简。

历经千年风霜,故人早已远去。姚氏一门在平定方腊之后,因各种原因,都远迁他乡,留下的只有那芳草萋萋的太师岭、马房塘与深埋地下的太师府故址。

门,本无所谓门。但要说廿八都的门,就只能是那矗立在“太师岭”尽头的灰白色门楼了。这里俗称“栅门口”,高大的门楼上题“与道大适”四个字。这是当年廿八都的八门之一,是南北交通孔道。

走进门楼,右手边是一段赭褐色的砖墙。这段残存的断壁包含了多少廿八都张氏先辈的血泪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续修于民国二十八年的《瞻山张氏宗谱》中的《和生翁传》中记载:“(康熙甲寅)厥后逆寇作乱,邑候张公(张逢欢)家眷避寓翁族,贼势猖獗,焚为白地。”事情还得从康熙十二年秋说起,那一年耿精忠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响应吴三桂在福建起事,嵊县人金国兰、吴双奇趁势起事,荼毒乡里。廿八都瞻山张氏聚族涧水之滨,历来为嵊县西乡大族。为保境安民计,结寨据兵与金、吴相抗,结果全村被焚,族人遭屠。村东西两侧曾有三个所谓的“杀头堆”,为在那场灾难中丧生的无名死难者而建的埋骨之所。经过三百四十多年的岁月冲刷,“杀头堆”早以被平复成为沃野,废墟业已成为村落。无论是在村民的记忆中,还是见证了那段悲壮历史的遗迹,多已随风消散,惟有那段无言“残壁”在诉说着所经历的苦难。

现在的廿八都老村就是在那次灾难后,张氏一族花了二百多年时间的经营、重建才得以恢复的。当时的张氏先辈把整个村子按“房头”划分区域重建,这一基本格局一直到今天。从中也体现了儒家“亲亲之谊,聚族而居”的思想。这也是廿八都虽有千年以上的建村历史,却没有建造于清康熙年间之前的历史建筑的原因。

瞻山张氏历来注重“茔产”的培植,素有“十庙、十庵、十祠堂”之说,单从祠堂的数量上来说已远远超出了十座之数,达到了十八座之多。也正是这个原因,抗日战争时期,绍兴中学、嵊县中学都曾迁到廿八都,利用众多的祠堂庵庙,开展教学活动。

进“栅门口”一直往北,来到了村民口中的“会十八祠”,这只是一个俗称。其真正的名字应该是“清晖公祠”。此祠祭祀的是瞻山张氏第八世祖清晖公张泐,建造于清中期,为瞻山张氏四大房中最旺的一支。透过正堂屋脊的灰塑“九狮图”就可想见当年的辉煌。现在祠堂的功能已经完全改变,被辟为“老年活动室”,但其性质还是得到了延续,为村中老年人的老有所乐提供了方便。

穿过曲折的“石子蛋”陋巷,眼前是一口被人唤作“门前塘”的太平塘,以前是村子里用作防火的主要水源,平时可为居民洗涤所用。沿塘四周所布的埠头,看样子大多为墓碑构件,这可能就是那“疯狂年代”的产物吧?这也算是物尽其用了吧。其中有一块静躺水面的石碑,碑额篆刻着“共济甽碑记”五个大字,其他小字多以漫灭,查阅《瞻山张氏宗谱》(以下简称《张谱》)得知,此碑原为“辛亥志士”张伯岐开筑“共济甽”后,立于村南之“栅门口”,不知何时也被挪于此处。这碑也算是见证那段历史的文物,长久以来平躺于此却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塘的东边是一条被叫做“过街楼下”的狭长巷道,两边全是青砖黛瓦的古民居。这其中有一幢建于清末的独立院落,中间大门的门额上题“纯鲈风味”四个篆体大字,左右两侧是高耸的马头墙,鱼尾形翘角直指蓝天。这就是已故印刷史研究泰斗、目录学家、安南史专家张秀民先生故居。

张秀民(1908-2006),字涤瞻,谱名荣章。中国目录学家、印刷史专家。193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国学系,同年进入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北京图书馆),直到1971年退职回乡,从事图书馆工作40 余年。曾任北平图书馆索引股股长,较早在该馆开展目录参考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图书馆参考研究组组长、副研究员。

诚如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张秀民先生就是在这座简陋孤寂的台门中蛰居30 多年,孜孜以求,青灯孤影,一边奉养老母于堂上,一边整理编写着他的学术专著《中国印刷史》及《中国活字印刷史》。这两书为国内乃至全世界最完整、最权威的印刷史研究巨著。一代哲人,用后半生时间,为我们诠释了何为“忠孝两全”。“哲人虽逝,道范常存。”这也算是先生留给我们后人的精神财富吧。

在离张秀民故居不远的地方,有另外一座稍显破败的院落,这里曾经走出了一位越剧表演艺术名家——— “越剧皇后”张茵。

张茵(1927—2005),本名张吉喜,艺名粉牡丹。国家一级演员。曾任浙江省文联委员、浙江省剧协理事、名誉理事、浙江省越剧院艺术指导。为浙江省第一、二届人大代表、第二、四、五、六届省政协常委、第三、四届全国文代会代表。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委员、浙江省文联委员、浙江省残疾人协会名誉理事等。

张茵7 岁进入由其父亲张宗海先生等举办的“小高升舞台”学戏,师从喻传海,工花旦。4 年满师后随班在绍兴、宁波等地演出,后进上海。1937年,因抗战爆发与同班年少演员逃难回家,搭班演出于浙江城镇。剧目有《夜来香》、《卓文君》、《杨贵妃醉酒》等。抗战胜利后演出于宁波大光明戏院。1947 年去上海,在国泰戏院演出清装戏《枯木逢春》等剧,同台的有竺水招、焦月娥、周宝奎等。1948 年先在春光剧团与尹树春合演《贩马记》等剧,后又在少壮剧团与陆锦花、陈金莲等合演《胡宫剑影》、《十里春风》、《一往情深》等剧。1950 年尹桂芳自香港返沪,张茵受邀去芳华剧团与她合作。在新改编的《玉蜻蜓》中饰王志贞、《贾宝玉》中饰林黛玉。在1954、1957 年浙江省第一、二届戏曲会演中先后获得奖状、演员一等奖。1965 年成为浙江女子越剧的台柱花旦,为浙派女子越剧的代表人物之一。

“过街楼下”的南头,是廿八都的主要街道,名叫“大街”,因为拐了一个弯而被从“门前塘”顺流而来的溪水隔为两段,为通行需要,便有人在溪水之上架以玄武岩条石为桥,桥名“会仙桥”。世事就是有那么多巧合,在其中一块条石上有一“蹄形”石窝,好事者以此附会曰:某日,“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骑驴云游过此,他的坐骑不小心在桥板上留下了一个足印。还赋诗云:“蓬莱倏忽逐尘嚣,邂逅何缘适此桥。暂值匪因尔早约,偶来宁为我先邀。西东马首祥光合,南北衢心香霭飘。胡此还辕犹不再,徙余蹄印在今朝。”过桥继续前行,还是那“石子蛋”路,依旧是青砖黛瓦,只是经过千年的风雨,铅华洗尽。那昔日华的街道,多了几分颓败,多了几分苍凉。

廿八都历来无名商大贾,也没有达官显贵。却有两幢建成于民国中期的三层小洋楼,这在当时的嵊州是相当少见的。

一幢在大街往北的怡庐街上。这幢洋房建成至今虽不过百年,但能记得房子名字的却已是寥寥无几,乡人俚语中只唤其为“三层楼”。但当年的建造者却为其取了一个很儒雅的名字叫“怡庐”,出自孔子《论语·子路》“: 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那高高的磨石子门脸,左右两根罗马柱装饰,上半部分是一个半圆的穹顶,凸显了满满的西洋风格。门的上方却镶嵌了一方形的中式门额,原有的阳文“怡庐”二个篆体大字早已不见了踪影。连同那两只塑在门额上方的红色狮子也都已被无情的风雨剥蚀殆尽。外墙装饰的“灰塑”饰物多以欧式手法表现的“葡萄”“松鼠”等中式吉祥物。虽已残缺不全,但残存的部分还是那样栩栩如生。此楼的主人是当时“嵊县商会”副会长张湘纹先生,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倾全家之力而兴建,为当时廿八都的两个制高点之一。

张湘纹,讳镇瑞,字湧水,为瞻山张氏第二十二世孙。《张谱》中如此形容“兄弟同爨合居四十余载,唇齿相依,斗米尺布无分厚薄。”最令人传唱的还是兄弟分家一事,民国二十七八年间,以为“人多事繁”兄弟俩有意分家。但在如何分这一问题上意见分歧很大。湘纹先生要以一子四侄五股均摊,其弟则坚持兄弟两人按股平分,如此一来分家一事只得搁浅。“兄弟怡怡”不正是湘纹弟兄两人之真实写照。也为我们后辈晚生树立了道德标杆。这真可谓“庐以人名,人以庐传。”

回转大街而往南,为大石板街,这里就是另一幢洋房所在。这是“辛亥志士”张伯岐在民国肇造之初所建的居所。整座建筑坐北朝南,但大门却是向东而开,看似两进,实为三进的砖木结构。前两进为典型的江南庭院风格,在装饰上却随处可见纯粹的民国风,从高耸的门楼,八角的照墙门洞,无不透露出欧式风格。但正厅、厢房的结构及两侧的雕花门窗上却又都是传统的山水人物及楷、隶、篆各体都有的唐诗宋词章句。檐下的“牛腿”上雕刻的却又是传统建筑中少见的花鱼虫之类。后一进为西洋风格的三层高楼。既有磨石子墙面,又有狮子和骏马的雕塑。既有小阳台,又有外露的墙柱。中堂左右各有两扇耳门,与两侧长方形的小天井相连,西边的外墙上还有用浮雕方式塑造的“鹿衔灵芝”图。现在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张伯岐十七岁误伤人命而落草为寇,最后与时代际遇,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锋人物,给人的总是铁血、勇敢的一面。但从这居所建筑的风格中,又透露出这位“草莽英雄”的儿女情长的另一面人性。

张伯岐(1881—1937),讳铭彪,字南月,号伯岐,又号颂南,辛亥革命志士、陆军少将,浙江先锋团团长兼游击队统带,三任镇海炮台司令、镇江沿海要塞司令、国民革命军26 军义勇队总指挥、淞沪警察厅副厅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议享中将职。

走过那狭长的街道,我们来到一片空旷之地。靠北一侧是瞻山张氏家庙。这座始建于元朝的祠堂,为村中最重要的公共议事中心,供奉着这个宗族自始迁祖张伍以下的二十代多代祖先的灵位。现存建筑系清光绪十七年合族重建(1891)。为五开间三进,呈“连升三级”格局建造。民国五年(1916),在隆隆的“讨袁”炮火声中,张伯岐在此开办了廿八都村历史上第一所学校———瞻山小学,为开启民智、传播文化起了积极作用。建国后,学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拆除门厅、戏台和两边厢房,改建教室。现在,惟有大堂、享堂和两边耳房还基本保持原貌。

在家庙的门口是一个小型广场,这里也是老辈人口中,廿八都一村的“风水”玄关所在。因为这里是全村的最低点,为了防止所谓的“风水”外泄,在家庙的对面建造一座“财神殿”,东边是一座“瞻山庙”。如今,“财神殿”早已颓废,“瞻山庙”却因为张伯岐的出资重修而更加壮观。因其建筑结构完整,木雕精美,而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瞻山文物旅游风景管理所”,成为嵊州市佛教旅游名胜。

瞻山庙位于廿八都村东,最初为纪念帛道猷而筑。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为嵊州著名之古刹。当年帛道猷的销声匿迹,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悬念和绵长的思念。乡民感念他施医赠药之德,就在他曾经居住过的旧址,构一小祠以祀之,称之为“灵威王”。南宋乾道八年(ll72),乡人姚舜明之子、谏议大夫姚宪疏请于朝,诏封“灵辉王”,迁祠于村东,赐额曰“灵辉庙”,后称“瞻山庙”,俗称“尖山庙”,名震四方。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原广西桂林道佥宪张邦信之裔孙倡捐扩建,神宗朱翊钧加封为“灵辉侯”,又铸造三足之大铁鼎作为香炉,加建戏台,使庙貌更加壮观。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张氏合族又捐资重建。至咸丰、同治张氏族人屡有修葺。民国十七年(l928),辛亥革命志士、陆军少将张伯岐费银一万数千元,会同张氏会十八、会十九两派子孙又一次重建。建有仪门、戏台、大殿,大殿两侧置有配殿,戏台两侧置有廊屋。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这古戏台,戏台坐西朝东,与仪门相连,面朝大殿,台高约2.5 米,宽5.1米,深4.8米。系单檐歇山顶建筑,屋脊塑有龙吻、三星高照,瓦将军为“四大天王”象征风调雨顺。左右两侧还塑有哪吒、杨戬,桁枋间饰木雕《群英会》、《卖草囤》等栩栩如生的戏曲人物,石柱雀替为深浮雕《封神榜》,歇山顶下置有八角藻井,雕有线条流畅、工艺精湛的“八仙”造型。戏台与厢房过道立有屏风,饰有彩绘“福、禄、寿”三星。后面厢房宽24.5米,深5 米,门窗栏杆系木雕彩绘花鸟,雕饰十分精美。上世纪20 年代男子小歌班马潮水、魏梅朵、张云曾在此台上演《狸猫换太子》、《双珠凤》、《珍珠塔》、《何文秀》等剧目,1930 年至1933年“高升舞台”的筱丹桂、商芳臣、周宝奎、张湘卿、裘大官以及“四季春舞台”的袁雪芬、傅全香、钱妙花亦先后在此台初露锋芒。现在后台厢房内还留有“贤记小高升”、“新高升”等题壁。

走出瞻山庙不远,就能看见矗立于村东,被喻为剡西第一名山的瞻山,山并不高,海拔157 米,但山上古木参天,钟灵毓秀,特别是山顶矗立的三块巨石,使这座小山更加灵秀。瞻山的出名,应该归功于晋代高僧帛道猷,因为他爱瞻山之秀,而结庐于瞻山之麓,每天礼拜这三块巨石,迎风啸月,采药济人。又说这三块石头是帛道猷拜石之余,以棋会友的场所,后来围棋由此传入民间。这也可以说是晚清、民国时期崇仁围棋的滥觞。就连山下一带潺潺的溪水,因为帛道猷洗涤头巾的关系,被付以一个很诗情画意的名字“滌巾涧”。

瞻山南有笔架山,西有砚屏山,涤巾涧环绕期间,三山一水并峙,成文房四宝之势。故村中历来文峰鼎盛,以道光十一年为例,全村就有国学生、太学生、庠生等60 多人。

三、文物

灵辉侯行相:像高2.08 米,樟木雕刻,彩绘。平时供奉在大殿正中,庙会时由执抬出巡视,接受四方乡民朝拜。经已故目录学家、印刷史专家张秀民先生考证乃宋朝遗物。1966年,红卫兵冲进庙内捣毁神像,村民裘定妹(张富海之妻)、张金火等人把像藏匿在裘定妹家阁楼之上,外以稻草伪装。后又辗转藏于张金火、张生淼等人家中,神像得以完整保存可谓是历经艰辛。

虎皮:属华南虎,长2.8米,高1.1米,保存基本完好。据传,清同治年间,五百岗虎患为害,老百姓叫苦连天,猎户们受县衙之命前往捕猎。夜间,果有一吊睛白额猛虎出现,看似有水牛般高大。众猎户围追堵截,老虎受惊,猛一转身扑向猎户,不巧的是,落地之时被卡在了两棵大树之中挣扎不脱。能如此顺利捕获猛虎,猎人们以为是有神灵保佑,遂把虎皮捐给瞻山庙,作为行相坐垫。

豹皮:为金钱豹皮,长2.08 米,高0.56米,保存基本完好。经乡贤张秀民先生考证,与虎皮为同一时期之物。至今也有一百三四十年历史。文革时期,用做杨子荣的服饰道具,在《智取威虎山》中与虎皮同台亮相,成为廿八都样板戏的亮点。

法鼓:即皮面大鼓。直径0.9 米,高0.8 米。明万历年间(1573-1620),廿八都进士张邦信的孙子在重修瞻山庙之时捐赠。张邦信,明正德两年进士,历官至广西桂林道佥事,俗称“佥事太公”。现鼓皮已经松弛,但鼓身尚保存完整。“文革”期间,此鼓不知什么原因,流落高湖头村。八十年代,瞻山文管所成立之后,重新寻回此鼓。

石供桌:长2.1 米,高1.18 米,石质。虎足形桌脚,裙边上雕刻人物《衣锦荣归图》,束腰板中间可有“永远供养”四字。两侧分别落款“光绪二十三年季秋吉日”和“弟子裘明桂同妻应氏助”。能完整保存至今的石质供桌已难得一见,故弥足珍贵。

四、后起之秀

瞻山张氏一族,读书历来不以出仕为目的,更多的只是以耕读传家自娱。所谓的今人不让前贤,如张贵洪、张琳。

张贵洪,瞻山张氏第二十四世孙,1965 年出生于廿八都一个不富裕农家,但其祖上却累世俱是秀才。现为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国研究中心执

行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南亚学会常务理事、上海联合国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在美国史汀生中心、蒙特雷国际研究院、佐治亚大学、华盛顿大学和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防分析研究所从事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联合国与国际安全、印度和南亚问题。目前担任教育部重大课题公关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多项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我国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

张琳,国家一级演员。1980 年出生在嵊州崇仁镇廿八都村的一个戏迷家庭,这是一个与越剧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古村,曾走出过“笃牌教师”喻传海,男班名角张云标,一代越剧皇后张茵。在铁杆越剧迷父母的影响下,张琳3 岁起就喜欢上了这种清丽婉转的曲调。10岁就进了绍兴县艺校学习,15 岁考入绍兴小百花越剧团,从此开启越剧舞台生涯。师从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小芳老师,主工尹派小生。曾获绍兴市第六届戏剧节演员一等奖;获得了浙江省第八届戏剧节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浙江省越剧青年演员“优胜奖”;第二届全国越剧演唱大赛(专业组)金奖第一名,并获新星奖。2006年 10 月荣获“越女争锋———中国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金奖,成为了一颗耀眼“越坛”的新星。

 

如何能在网上找到廿八都村?

更多信息 扫码关注
1、在网上搜索“亿个村”或输入亿个村的网址(yigecun.com)打开亿个村网站。
2、依次点击: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崇仁镇>廿八都村。
3、也可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廿八都村。
请大家在微信QQ群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