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钟鸣镇牡东村

牡东村介绍
牡东村位于皖江之滨的安徽省铜陵县,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钟鸣镇牡东村。几年前,该村还处在后进村行列,村集体经济薄弱,特别是公益事业欠账多。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通过兴产业、夯基础、搭平台,积极引导群众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使小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该村先后获得“全省民主法制村”、市级“文明村”、“全市改厕先进村”、镇“‘五个好’党支部”等光荣称号。

    兴产业“强筋壮骨”

    铜陵县钟鸣镇牡东村属后山区,全村面积16平方公里,4000多人口,山场面积11000亩,耕田2500亩,人均耕地不到六分。如何调整农业结构,向有限的土地要效益?这一困扰该村多年的问题,考验着村两委班子。

    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通过对牡东村丰富的山林资源以及区位优势的综合分析,该村从大力发展生产、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着手,确立了“板床加工做强、畜牧养殖带动、经济林业拓展、务工经商稳定”的发展思路,在发挥特色和优势上巧动脑筋,在延长产业链、开拓市场上下功夫,把培植壮大木材加工、经济林业、畜牧养殖和务工经商四大主导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来抓,通过“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增强村级经济实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004年下半年,该村以4万元项目引导资金为依托,成功引进铜陵市东陵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占地20余亩的东陵种(肉)羊养殖基地。并坚持“规模饲养、标准生产、重点突破”的路子,依托种(肉)羊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带动全村畜牧养殖农户提升养殖水平和档次。目前,该项目平均每年为村集体带来近万元的纯收入,成为村集体和村民增加收入的一个稳定来源。

    面对村内丰富的山林资源和家家户户制作板床的现状,2005年2月,该村成立东陵木材加工协会,以“支部+协会”的模式把全村100余户木材加工户组织起来,走组织化、集约化发展之路,做大传统板床加工业,并成功打入南京、芜湖、马鞍山等地市场。目前,该村板床加工大户已超过200户,人均增收500元。同时,该村利用大片荒山荒地,引导村民栽种各种园林树木、中草药材,先后建成了东陵苗木花卉基地和200亩名贵中药材凤丹种植基地;并结合“阳光工程”加大对村民的技能培训,组织和引导近千名村民有序外出务工经商,以此增加村民收入。

    在做活产业的同时,该村加强对村内现有企业的服务与管理,确保企业稳步发展和村集体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仅东陵铁矿每年可为村里带来近30万元收益。该村还千方百计盘活存量资产,先后对并村前的两个村部对外租赁和出让,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万多元。

    通过兴产业“强身健体”,去年,该村集体收入达20余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多元。该村集体经济保障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得到大大增强,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村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更加高涨。

    夯基础“旧貌新颜”

    实施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在初步具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物质条件的前提下,该村迈开了“一年要变样、两年变大样、三年大变样”的步伐,围绕农民最关心的改房、改水、改路等问题进行规划,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满足农民最基本的人居需求,形成了“主抓靠县、行动在村、实惠到户”的工作格局。

    在新农村建设中,牡东村在9个自然村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改厕680户、实施沼气项目100户、自来水管网覆盖率达100%,真正把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体现到户,确保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在 “四清、四改、两拆”活动中,该村共清理垃圾25吨,整理柴垛38个、水塘2口,拆除路障5处,清污泥108吨,平整道路6.3公里,建垃圾池8个。牧村自然村是牡东村最大的自然村,该自然村村民自发筹集资金6万元,镇政府和村委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奖励20吨水泥和2万元资金,在全镇率先开展了“户户通”工程,一个月内就完成了3000多平方米的路基硬化工程,并聘请一名专职保洁员长期对路面进行保洁,村民组还自发组织村民对路两边进行了绿化。目前,全村17个自然村已有9个自然村完成了户户通工程,计划在3年内完成所有自然村“户户通”工程。

    不仅如此,近年来,该村还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办成群众所盼所想一直没能实现的十余件实事,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如:完成全村10公里道路拓宽硬化;维修被洪水冲坏的农田水利设施;争取到80万元捐赠资金重建东陵小学;争取300多套课桌椅改善东陵小学办学条件;完成村庄电网改造;实施了东陵水库脱险加固工程;接通自来水,全村自来水管网基本实现全覆盖,解决村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开通该县首个村级网站—— “东陵在线”,让农民上网获取资讯成为了现实……

    建设新农村,先育新农民。该村采取村民筹一点、村里拿一点、争取上级支持一点的办法,建成了面积达38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中心不仅添置了部分健身器材,还设置了农业知识、计生、科学技术宣传栏,向村民传递新知识、新技术信息。中心设置一个图书、报刊阅览室,茶余饭后到图书室“吃”文化快餐,已成为许多农民的首选。

    面对牡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65多岁的牧承茂老人逢人便说,改善水、电、路,农民幸福生活跨出了头一步,村庄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我们生活得更开心。如今,早晚散步或三五成群到村文化活动中心打牌、下棋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了。

    搭平台“生态立村”

    在新农村建设中,牡东村还坚持生态立村,注重生态家园建村,积极搭建平台,推广农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农村家园、水源和田园清洁。

    该村坚持整治与发展生产相互促进的原则,针对特色小板床产业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电线乱拉乱接现象,该村决定在铜南路旁筹建“钟鸣竹木加工市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规范、引导农民做大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创建品牌。

    牡东村生态立村还突出体现在对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保护。该村是铜陵地区有名的龙灯村,现有3个板龙灯会、1个滚龙灯会和1个竹马灯会共五个龙灯灯会,涉及700余户2000多人口。每逢新春佳节,村民们通过舞龙灯庆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祈盼来年五谷丰登、身体安康。在参与的所有人员中,年龄最大的有80多岁,最小的仅有4-5岁,全村几乎所有的青壮年都能舞两手龙灯绝活。舞龙灯是传承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手工艺制作和民间信仰的一种特有方式。利用传统舞龙灯,不仅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向心力,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衍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了平台,对建设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007年,牡东村“竹马灯”被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谐之风拂面来,美丽画卷入村来。”钟鸣镇牡东村的新农村建设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不仅是一年四季的乐园,更是一幅“小康、生态、文明、民主、和谐”的新画卷。
如何能在网上找到牡东村?

更多信息 扫码关注
1、在网上搜索“亿个村”或输入亿个村的网址(yigecun.com)打开亿个村网站。
2、依次点击: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钟鸣镇>牡东村。
3、也可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牡东村。
请大家在微信QQ群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