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瓮洞镇巨潭村

巨潭村介绍

瓮洞镇巨潭村位于新集镇东部,与瓮洞大桥相连,坐落于清水江沿岸,村中心距集镇2公里,距天柱县城34公里,东与江东乡毗邻,南与白市镇的坡头村、白岭村接壤,西与新集镇相依,北与同心村、尖山村相连。因河边有六尺滩头渡口上方有一石坛,坛深约一米,口径约四十公分,常年积水从未干枯,因此而得巨潭之名。
巨潭村共有(寨上、大沙坡、阳合塖、架枧溪)4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174户,668人,其中党员12人,由刘姓和胡姓组成,刘姓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耕地面积共395亩,其中田293亩,土102亩。有原生态杂木林,森林覆盖率百分之七十。建立楠竹示范基地30亩,油茶改良示范占40亩。2022投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因环境优美,黔东南州电视台和县电视台曾多次到此采风。
巨潭刘姓始祖希爐公(祥一公今居渡马龙塘)、希宝公(祥五公今居瓮洞瓦窑江)、希珍公(祥七公)三公,系北宋朝中誎官刘安世后裔,安世公后裔因避祸及金乱,隐住江西洪州(今高安),后迁江西丰城荷满塘,永乐四年(1406年)由江西丰城迁会同,先祖游历天柱,沿江观景,见六尺滩头有一石坛,并有河中之洲,河边古树成阴,风景优美,便于明景帝二年(1451年)再迁巨潭落业定居,并在河泮建造一座家庙。
因是沿江居住,田土较少,且大多是干旱、贫瘠之地,祖辈均以打鱼、放木排为生;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族人逐渐往上般迁,而形成现在的四个自然寨。
据我《刘氏族谱》清光绪十七年六修版记载,曾经我巨潭形成八大景观:诗曰:六尺神滩瀑布悬,双山羊殿古相传;尖峰耸翠文明毓,社树笼烟秀色妍;水面浮蛛岩作纲,潭躍心鲤浪浮渊;鱼洲荫柳枝枝茂,佛寺鸣钟响万年。寨中青石铺路,三条石阶路下河,设立过最早的集市,并有“文官过寨落轿,武官过寨下马”之规。
民国时期至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人口较多,地缘条件关系及政治等因素,对沿河原有自然景观造成了毁灭性破坏!仅存架枧溪自然寨中古树及楠竹林。
改革开放以后,村民积极植树造林、开荒种地,生活上可以自给自足,其中,林业也成为了村民的支柱产业,主要有杉松林、茶油林、楠竹林等。
进入新世纪,为了支持国家水利建设,巨潭老寨(寨上)全部搬迁至新集镇,“河中之洲”及具有标志性的巨潭“石坛”,也随着永远沉睡于江中!紧随着,在党的富民惠家政策支持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瓮洞大桥落成通车的同时,村两委紧抓机遇,乘势而上,建立了村卫生服务中心,于2017年顺利脱掉了贫困村的帽子,2019年完成了村道民路的硬化,同年完成自来水改造、通信设施及网络等;村容村貌、环境卫生、自然灾害、消防安全设有专人管理,2020年成立新型养殖场2个,2022投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今后,始终秉承“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祖训,人人讲公德、家家树新风、户户更和谐的宗旨,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好乡村。将继续推动巨潭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长足发展,为把巨潭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如何能在网上找到巨潭村?

更多信息 扫码关注
1、在网上搜索“亿个村”或输入亿个村的网址(yigecun.com)打开亿个村网站。
2、依次点击: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瓮洞镇>巨潭村。
3、也可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巨潭村。
请大家在微信QQ群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