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桃山村

桃山村介绍

桃山集村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墉桥区北部,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北距徐州市中心23km,南距宿州市中心48km。桃山北邻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南靠安徽省宿州市,西连萧县黄藏峪4A级风景区,东接徐州观音机场;京沪铁路在桃山西部穿过,206国道纵穿其境,萧桃公路在村北与206国道交汇。桃山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人杰地灵,交通便利。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是桃山古集会的日子,会期三天,热闹异常。

桃山自然
桃山集地处东经117度7分,北纬34度5分,属暖温带,年平均降水量900mm,四季分明,土壤肥沃。桃山集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6000亩。土壤类型为潮土类,属淤土、黑淤土、两合土、和砂姜土。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小杂粮、棉花、白菜。村西北有庙山、香山,村南有望州河,村北有肥河。

桃山历史
桃山是古代重要驿站,是徐州彭城驿以南第一座驿站,是北京-南京之间官道的必经之地。桃山驿自唐朝开始设立,名字来自村西北的桃山,因其形状似桃,故称桃山(即庙山和香山)。据史料记载:明永乐年间,桃山驿有上马12匹,中马7匹,马夫26人,另有江浙驻驿的马33匹,马夫35人,每年耗银268两。今日桃山集的南北主街即是当年的官道,南北与东西主街交汇处西北方有一水塘,即当年驿站饮马水塘,上世纪水塘北侧仍存有当年的拴马桩。

桃山历史上长期隶属于徐州府或铜山县,1948年桃山划归萧县,1951年桃山划归江苏省徐州市郊区,1952年桃山划归安徽宿县,1957年成立桃山乡,1961年成立桃山区,1966年成立桃山公社,1984年设桃山乡,1990年乡镇合并,今为桃山集村,属曹村镇。

桃山名胜
桃山名胜古迹众多,史传有八庙九庵七十二面井,较著名的有建于唐代的瞻凤山庙,北大寺,建于明代的岳王祠,燕桥,泉口水库等。

瞻凤山庙
瞻凤山庙位于桃山集村西北的庙山,始建于唐代,供奉的是黄飞虎,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桃山集逢会时就把神像抬出大雄宝殿,供赶会的信众膜拜。瞻凤山庙顺山势由南往北拾阶而上,三进院落,规模宏大。此庙上世纪初毁于社会动乱和战火,文革期间破坏殆尽,庙山也被开山采石基本挖平,庙址现为龙华机械厂。

北大寺
北大寺位于瞻凤山庙以东约200米,寺中有一颗千年白果树,树高十余丈,树干粗大需六人合抱,树冠硕大,荫蔽数百平方米。北大寺在文革中被毁,白果树也被砍伐,庙址现为农田。

岳王祠
明万历年间渭南知县岳钟灵回乡丁忧,在桃山始建岳王祠。岳王祠坐落在桃山驿道东侧,坐北朝南,宽25米,深50米,三进院落,分为上殿、中殿、后殿,阁楼式建筑,气势相当恢弘。后殿陈设着岳飞的自画像,岳家的祖宗牌位按顺序摆列的井井有条。院中有大小碑文20余座,岳飞著名的词《满江红》镌刻在石碑上。岳王祠从明万历年间初建至晚清300余年保存完好,后毁于日军侵华战争和文革破坏,现在仅存瓦房几间,因常年失修,荒草丛生。

泉口水库
位于京沪铁路以西,水库底有泉眼终年喷涌,日流量1100立方米,存水而成水库,并成为望州河的源头,滋润桃山的土地。

桃山文教
桃山小学:桃山小学虽只是一个乡村小学,却是有着近100年校史的名校。1915年桃山集人饶圣裕从日本警官学校学成回国,在桃山创办“铜山县桃山乡第一国民小学”,校址在村供销社,后在村东火神庙,始为大班复式教学,后为单班教学。1937年日军侵华后桃山国民小学停办。1938年桃山开明绅士范洪恩(字锡山)自费创办“桃山私塾”,后在桃山私塾基础上发展成为“桃山小学”(1-6年级完小),范洪恩出任校长直至1948年桃山解放。解放后桃山小学逐步发展,目前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49平方米,教师20人,在校学生400人,成为周边村落的中心小学。

桃山中学:桃山中学为初级中学,始建于1966年,原址位于桃山村最东部,1988年迁入村北现址。目前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20平方米。有9个教学班,教职工40人,在校生500余人。

桃山人物
孙象涵(1909-2003),抗日英雄,创建桃山抗日游击队,解放后任第一机械工业部机电设备成套总局局长。

亢为德(1909-1942),抗日英雄,烈士,与孙象涵一同创建桃山抗日游击队,1942年被日军杀害。

企事业单位:升华肥业有限公司,皇藏峪面粉有限公司,桃山面粉厂,桃山李五石子厂,桃山村民委员会

如何能在网上找到桃山村?

更多信息 扫码关注
1、在网上搜索“亿个村”或输入亿个村的网址(yigecun.com)打开亿个村网站。
2、依次点击: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桃山村。
3、也可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桃山村。
请大家在微信QQ群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