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新桥镇产盂村

产盂村介绍
一、基本概况
    产盂村位于新桥镇的西南边,与镇驻地新桥圩直距28公里,与漳平市区直距32公里,老省道岭和线(原13-208线,现改为Y027)贯穿我村,交通便利,是新桥镇距离县城最近的一个村。
    村落地处新桥溪和双洋溪之间玳瑁山支脉的崇山坡地、涧谷间,山涧泉水从城门隔山(1001.3米)流出后汇集成两股小溪流在村中蜿蜒而下到达九鹏溪。辖产盂、西桂坂、东墘、田仔底、牛隔山、方田坪等自然村,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人口269户980人。森林面积6.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80亩,人工造林面积2.5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2.6万亩。
    民居集中在村部所在地产盂、西桂坂、东墘和牛隔山。村落呈南北狭长状,海拔549.3米,北面是双洋镇的大瑶村,在村头可望见山脚下的双洋镇大瑶村和双洋溪;东面是城门村;南面是钱坂村,在村尾可望见山脚下新桥溪的割坂段和鹰厦铁路;西面是南洋镇九鹏溪风景区。正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境内有煤矿,为福建省内少有的烟煤矿基地;产盂村建新煤矿,系漳平市唯一由村办的生产烟煤矿点。
村民主种水稻,兼营林业,盛产木材、油茶。村内遍植花木,尤以桂花为甚。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有种植桂花树,当桂花盛开时,满村飘香。该村油茶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很大,采用人工撞木楔榨压炼油传统工艺保存至今,是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盂村具有良好的气候、生态条件和人文景观,有百年古民居聚群、百亩风水林、千年古茶树王等,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二、历史沿革
相传黄姓始祖黄五二郎为元末明初人物,从尤溪迁居和睦里和顺盂,有三世黄三十三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葬于十一湖及十五世黄文魁(1697-1772年),可得到佐证。
根据当地黄氏族谱记载,明崇祯年间(1628-1644)时村名为“和顺盂”,意寓地利人和。至清康熙时改为今名。
明清时期及民国初期属和睦里武楼社为产盂乡。1934年称产盂保,隶第四(新桥)区武陵联保(后为武陵乡)。1943年并属新桥镇钱坂保。建国初属新桥镇为产盂村。土改后属新桥区钱坂乡。1958年公社化,称产盂大队属新桥公社。1961年划属钱坂公社。1965年复属新桥公社。1984年政社分开,称产盂村属新桥镇。

三、建筑艺术
    古民居集中连片,颇具规模,蔚为壮观,现保存完好的闽南式古民居达52座,古祠堂4座,多数为土墙青砖黛瓦,采用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工艺精湛,古色古香,民居特色鲜明。
    除村部办公楼为新式建筑外,民居建筑全部为旧式闽南风格,全部传统建筑占整个村庄建筑总面积的96%,目前仍有70%的古民居有人居住使用,为漳平市保存最为完好的传统民居聚集村落。
    民居连片依地势缓建,或平坦、或缓坡,层层递进、错落有致,陡坡处为青石垒砌,由于历史风雨的浇灌,形成一面面青苔墙体;该村房屋结构规整,大多为四方结构,建有大门、庭院、大厅、正房、偏房等,整体看,像一座高椅,两边扶手(侧房)逐级降低;在二楼外墙,普遍建有木楼道,或是凭栏远眺,或是呼邻唤友,或是望月独思,不乏一番景致;在村道边还建有独栋联排民居,为双层建筑,共有三四十个房间,中间还建有沿路楼道,具有相对统一,又独具特色的风格,具有不错的艺术价值。
    该村古民居较为集中,并且保存较为完好,现代建筑较少,且不会对整体古民居的风格造成较大影响。具有可开发性强、修复成本低等特点。

四、油茶特产
油茶是产盂村的知名品牌,远近闻名。2014年12月14日,漳平市首届油茶文化节在产盂村隆重举行。数千名游客从各地涌来,赏漫山洁白的油茶花,品香喷喷的山茶油炸果,体验晒茶籽、碾茶籽、榨茶油、磨米浆、打糍粑等民俗活动之乐趣。
产盂村被誉为“闽西油茶第一村”,在漳平市内所有建制村中,该村的油茶林面积最大,油茶林面积达1万多亩,人均拥有10余亩茶树林。2014年度该村山茶油产量达4万多斤,产值240万余元,单此山茶油收入一项,人均可达3000元以上。
产盂村至今仍保留着悠久的山茶油传统加工工艺。其茶油榨取工艺是:将从茶山上采摘回来的茶籽,经过太阳暴晒开裂后,手工剥取茶籽仁,再经过晾晒,挑选优质的茶籽仁经过水碓或人工脚踏碓成粉末,经过翻炒、蒸熟后,将其放入铺有稻草的竹圈中并尽力踩实,做成一个脸盆大小的油饼,然后放到大木槽中进行装笼、绞油、轰锤,经过几个小时的压榨后,取出茶枯饼。这时就得到大自然馈赠的金黄的礼物-生态山茶油。
为引导带动该村油茶产业朝健康有序方向发展,产盂村因势利导,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油茶优势特色产业,成立了油茶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实行标准化生产,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扶持油茶专业合作社开展商标注册、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和品牌建设,努力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力争在最近几年内,使全村的油茶产量达到7万斤,产值达到430万元,使茶油产出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

五、牛隔山风水林
产盂村有“三大宝”,即古茶树王、山茶油和漳平市十大风水林之一牛隔山风水林。
村内有一株罕见的千年古茶树王,树径达40厘米,树高16米,冠幅12米。这株稀世古茶树王,在一代又一代先民的呵护下,至今依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硕果累累,赢得了世人的敬畏与敬重。
牛隔山风水林,拥有原始生态林158亩,面积为全市最大,由此荣膺“漳平市十大风水林”之冠。主要树种为福建青冈、黄楠等,有香楠、金丝楠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这里原始植物保持良好,植物种群繁多,古树参天,森林茂密,一年四季苍郁青翠,生机勃勃。
早在明朝前期,当地村民就将这块风水林尊为“树神”加以保护,使得风水林保存至今,依然生机勃勃,满目苍翠。除了这里良好的生长环境外,还得益于世世代代先民的用心呵护。这里的村规民约规定:严禁砍伐村子里的任何风水林,违者将受到严厉处罚,杀猪宰羊,罚做常年义工以补偿损失。

六、活态利用
1.确实加强对古民居的保护力度,加强村民防偷防盗防火意识,逐步对古民居进行必要的修缮与整理,力求保持原貌,使之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
2.保护并传承油茶加工传统工艺,大力发展油茶优势产业,打造名优特山茶油品牌,努力将原生态无污染绿色油茶业做大做强。
3.加强原生态植被保护和村容村貌及环境卫生治理力度,积极开展美化家园活动,大力改善全村人居生活环境。
    4.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当地原生态乡村旅游潜在资源,为村民致富奔小康寻找一条新的产业途径。
    5.产盂村因省道208改道九鹏溪,车辆经过较少、且方圆十几公里以内都是青山绿树,没有废声、废水、废气等污染,具有空气清新、水质清澈、宁静舒适等特点,适合建设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百亩花卉种植基地、生态山茶油基地、发展古村落生态旅游等项目。
企事业单位:产盂小学,产盂煤矿,建新煤矿加油站,煤炭供销公司产盂煤矿,建新煤矿华星子矿
如何能在网上找到产盂村?

更多信息 扫码关注
1、在网上搜索“亿个村”或输入亿个村的网址(yigecun.com)打开亿个村网站。
2、依次点击: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新桥镇>产盂村。
3、也可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产盂村。
请大家在微信QQ群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