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户村归属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驿道镇。广聚人气,人勤物丰,物华天宝
皂户村与周边地点:夫子石村,袍峱顶
【地名含义】据《莱州市地名志》记载:明万历年间,李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因向官府交纳皂户租而得村名皂户。
【地理实体描述】皂户位于三元乡政府驻地东南.2公里,莱(州)招(远)交界处,北倚石葫芦顶。聚落不规则。全村160户,613人。耕地1350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花生、地瓜,兼有苹果。
据《四续掖县志》乡社记载:第七区公所在驿道村,马石乡公所在后赵家村,领六村:皂户、马石夼、前赵家、后赵家、沟刘家、夫子石。四至东至招远县界,西南至八区罗家村二里,南至八区咬狼沟六里,东北至狍峱村六里。
【姓氏源流考】本村李氏一族系据《唐书·表·宗室世系》卷七十上记载:李氏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生益,益生恩成,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之时,理徵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会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氏。利贞亦娶契和氏女,生昌祖,为陈大夫,家于苦县。生彤德,彤德曾孙硕宗,周康王赐釆于苦县。五世孙乾,字元果,为周上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生耳,字伯阳,一字聃,周平王时为太史。其后有李宗,字尊祖,魏封于段为干木大夫。又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名耳,字聃,固守藏室之史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卬太傅,因家于齐焉。因据《北魏李晖仪墓志铭》载:李宗战国魏大夫,封于段干,李崇秦国陇西太守,崇子李瑶,秦国南郡太守,瑶子李信为秦国陇西侯,其后李蔡为西汉丞相,李广为西汉骁骑将军。明时奉诏徙胶东拓荒,被官府编制为皂户籍,派遣在掖县仙化乡雄山社东边招掖接壤境设皂户,至今村名沿之。
据《莱州市志》烈士名录:皂户村:李谓令、李洪雁。
村里单位:皂户村村长、皂户村快递站、皂户村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