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玲珑镇柳家村

柳家村介绍

柳家村位居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玲珑镇。水美,风景秀丽,物华天宝,人好
柳家村与周边地点:冯家村,西疃补村,寨子村,东疃补村,张格庄村,招远玲珑立交,西庄头村,东庄头村,朱范村,安康北路,横掌姜家村
【地名含义】据《招远县地名志》记载:唐武德年间,柳姓由罗峰镇(今招远城)迁居此地,取名柳家。明崇祯年间,徐、张两姓分别由本县高家庄子、芮里迁入。清乾隆年间,柳姓徙绝,村名沿用。
【地理实体】柳家位于招远县城东北6公里,招(远)黄(县)公路东侧,村四周均系平原。耕地840亩,人口1225人。以农业为主。
【姓氏源流考】本村柳氏一族系,据《招远县地名志》姓氏起源考载:柳氏以星宿而取姓,是二十八宿中朱雀七宿第三宿,有星八颗,在长蛇星座内,其星曰柳。春秋时以此为姓。《广韵》云,柳氏出自鲁孝公之子展之后,因展食采邑于柳,故以封邑而为姓。又据《唐书卷七十三上•表第十三上•宰相世系三上》记载:柳氏出自姬姓。鲁孝公子夷伯展孙无骇生禽,字季,为鲁士师,谥曰惠,食采于柳下,遂姓柳氏。楚灭鲁,仕楚。秦并天下,柳氏迁于河东。秦末柳下惠裔孙安,始居解县。安孙隗,汉齐相。六世孙丰,后汉光禄勋。六世孙轨。晋吏部尚书。生景猷,晋侍中。二子:耆、纯。晋太常卿、平阳太守六世孙懿,后魏車骑大将军、汾州刺史,生敏,字白泽,隋上大将军、武德郡公,徙居莱州掖县罗峰镇落籍。唐武德年间,其后柳姓由罗峰镇(今招远城)迁居东北十二里处建柳家村。
本村徐氏一族,据《招远县地名志》姓氏起源考载:徐氏出东海、高平、琅琊、濮阳。《路史》云:伯益佐禹有功,封其子若木于徐,其子孙以封地为氏。古传,殷民有六族,内有徐氏。《史记》载,嬴姓分封者有徐氏。《徐偃王碑》云:"徐氏十五其九十皆于偃王"。春秋时徐偃王为楚所灭,徐子章为吴所灭。据清同治十年徐培先修《徐氏东支家谱叙》云:徐姓人氏非止一族一支原所由来,相传为四川人氏,又传为井砚县人氏。当日莱东之地,遇毛贵之乱,人民散亡,仅有土地而无人民。永乐年间迁小民以实之,余先祖(东汉徐岳)始居掖极东北,近海有徐家渔场(今莱州市王徐寨及城后诸村和招远县徐家滩一带),因避海贼之难迁于王河西平里店,东南有遗迹徐家小石庙为记。又据清乾隆二十三年掖县知县张思勉修《掖县志•文学》记载:三国徐岳,字公河,东莱人。著《数术记遗》、《算经要用》诸书。先是汉灵帝时,太山刘洪造《乾象历》,岳亲受其法。课晦朔弦望、日月交食,穷极幽渺,吴中书令阚泽从岳受之,故孙氏用《乾象历》。至隋末时其后东迁招远县境内东曲城南甸即今夏甸村。至金大定年间又北移居勾山东北的驿道旁开店,招徕过往客商。在招远市徐姓,一说金朝由夏甸迁入勾下店村,即上述资料可证。家谱有明确记载、更为可信的另一说是,元末徐德元、徐天元兄弟俩由四川柳行村或十家泊村迁入勾下店,明初及以后复由勾下店迁居招远各地。元至正年间,徐进之由本县沟下店迁居朱宋。明初,为防倭侵袭,在村西设墩,取名小家西。徐进之三子徐耀受命看墩报警,由朱宋携眷迁居此地。洪武年间,渤海受地震影响,海水倒灌,风沙淹没小家西,徐姓移高家庄子定居落籍。明崇祯年间徐姓由高家庄子徙居柳家村落籍。
本村张氏一族,据《招远县地名志》姓氏起源考载:张氏是以星宿而取姓,是二十八宿中朱雀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六颗,在长蛇星座内,其星曰张,春秋时以此为姓。又说:张姓出于轩辕皇帝第五子,名挥,能造弓和张网扑鱼,因世掌其职,后人以职为氏,为张姓。又说:小昊青阳氏第五子名挥,为弓正,帝赐姓为张氏。
柳家村内及附近企事业单位:鑫元化工厂,龙大企业集团公司招远第一粉丝厂,鑫鹏化工厂,招远柳明龙口粉丝厂,玲珑龙口粉丝总厂一分厂、招远市金泰绿色花卉园、乡田饭店、疃补庄饭店、红樽坊家具厂、小秦钢材、玲珑轮胎

如何能在网上找到柳家村?

更多信息 扫码关注
1、在网上搜索“亿个村”或输入亿个村的网址(yigecun.com)打开亿个村网站。
2、依次点击: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玲珑镇>柳家村。
3、也可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柳家村。
请大家在微信群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