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山坡子村属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驿道镇。山清水秀,水美,物产丰富,空气好
崮山坡子村与周边地点:泥河子村,韩家村,东卧牛埠村,西卧牛埠村
【地名含义】据《莱州市地名志》记载:清康熙年间,张姓由吕村(今苗家镇吕村)迁此立村,因地处山坡而得名坡子。因重名,一九八二年,以其南临崮山而更名崮山坡子。
【地理实体描述】崮山坡子位于驿道镇政府驻地西南5.4公里,赵家水库南侧,南望崮山。正方形聚落。全村125户,520人。耕地450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花生,兼有苹果。
据《四续掖县志》记载:第七区公所在驿道村,墩上乡公所在墩上赵家村,领七村:西卧牛埠、墩上迟家、小夼、草沟子、东卧牛埠、墩上赵家、坡子。四至即东邻驿道乡,西邻石格乡,南邻盛水乡,北邻周廷乡。
【姓氏源流考】本村张氏一族系,据《唐书·表·宰相世系》载: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张侯生老,老生趯,趯生骼,至三卿分晋,张氏仕韩。韩相张开地,生平,凡相五君,平生良,字子房,汉留文成侯。良生不疑,不疑生典,典生默,默生大司马金,金生阳陵公乘千秋,字万雅,千秋生嵩,嵩生五子:壮、讚、彭、睦、述。壮孙晧,字叔明,后汉司空,世居武阳犍为。皓生宇,北平、范阳太守,避地居方城。其裔孙张惠,宋濮阳太守,二子:穆之,安之。安之宋青州主簿,其族徙居襄阳。《表》云: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弟张协,字季期,卫尉,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为清河东武城张氏。张岱曾孙幸,后魏青州刺史、平陆侯,生準,东青州刺史,袭侯。又据《莱州府志·人物》载:张允济,北海人,仕隋为武阳令。举政尤异,迁高阳郡丞,贼帅王须拔攻,郡粮诎,吏食槐叶、藁节,无叛。贞观初,累迁刑部侍郎,封武城男。据《招远地名志》姓氏起源初考说张氏是以星宿而取姓,是二十八宿中朱雀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六颗,在长蛇星座内,其星曰张,春秋时以此为姓。又说张姓出于轩辕皇帝第五子名挥,能造弓和张网捕鱼,因世掌其职,后人以职为氏,为张姓。又说小昊青阳氏第五子名挥,为弓正,帝赐姓为张氏。掖县张氏家族始祖张兴,据《掖邑张氏族谱》记载:元延祐间任昌阳(今莱阳)昭义使,因家于莱。其后徙居掖县仙化乡吕村社王河北崖吕村落籍。清康熙年间,张姓由吕村(今苗家镇吕村)徙居掖县仙化乡沙现社建张家村,有徐姓迁入定居,因地处山坡而得名坡子。因重名,一九八二年,以其南临崮山而更名崮山坡子。
本村徐氏一族系,据《招远县地名志》姓氏起源考说徐氏出东海高平、琅琊、濮阳。《路史》云:伯益佐禹有功,封其子若木于徐,其子孙以封地为氏。古传殷民有六族,内有徐氏。《史记》载:嬴姓分封有徐氏。《徐偃王碑》云:徐氏十五其九十皆于偃王。春秋时徐偃王为楚所灭,徐子章为吴所灭。至徐岳(?——220),字公河,东莱人,东汉时期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汉灵帝时,著名天文学家刘洪“按数术成算”创造了乾象历,授于徐岳。徐岳潜心钻研晦、朔、弦、望、日月交食等历象端委,进一步完善了“乾象历”,后又把该历法传授给吴中书令阚泽,“乾象历”遂在吴国实行。历法的钻研为徐岳以后从事算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金徐文,掖人,徙胶水。少有勇力,隶王龙图麾下,为承信郎。高宗南渡,召徐文用之,以功迁淮东浙西沿海水军都统制。明时徐复阳(1476~1556),字光明,号太和,又号通灵子,山东掖县(今莱州)人。在鹤山遇真庵旁的“仙鹤洞”面壁九载,潜心修炼。并于遇真庵中从师学经习武,立法派为“鹤山派”。1556年(明嘉靖三十五年)五月二十日逝世,时寿80岁。嘉靖皇帝敕封为“中元永寿太和真君”。又据平里驿《徐氏谱》记:徐天爵,子三:懿宗、俊宗、圣宗。懿宗子三:尚忠、尚全、尚孝。徐尚忠三子:龙、凤、虎。徐虎,一子景净,徐景净二子:义、钦。徐钦二子:宏宝、宏章。徐宏宝携二子敬生、美生徙居掖县沙现社坡子村落籍。明末清初徐尚全携子徐虢,徙居掖县沙现社在东卧牛沟崖上小夼,至清雍正年间徐景清携子移居泥河子村落籍。
据《莱州市志》烈士名录,崮山坡子村:张成信、张洪吉、张国全、张国财、徐丕进。
村里单位:崮山坡子村卫生院,崮山坡子村快递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