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家村属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驿道镇。人勤物丰,绿荫成林,水美,风景如画
戈家村与周边地点:冷家夼村,西马村,桥家沟村,官李家村,西战村,费现村,河现,东战村
【地名含义】据《莱州市地名志》记载:清康熙十二年,戈姓由四川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戈家。
【地理实体描述】戈家位于三元乡政府驻地西北2.5公里,村西小河南流入王河。长方形聚落、全村190户,660人。地078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花生、地瓜,兼有苹果。
据《四续掖县志》记载:第七区公所在驿道村,花园乡公所在邱家村,领八村:桥家沟、赵家、河现、东费现、西费现、冷家夼、(戈家)、花园、邱家。四至东至桑园八里,西至刘家洼一里,南至本区公所三里,北至胡家村三里。
【姓氏源流考】戈氏一族系,据《姓氏考略》载:“戈氏,禹之后,分封于戈,以国为姓,望出临海。”上古夏朝时候,有个东夷族建立的戈国,源出自夏朝东夷族的寒国,以国名为氏。伯明之子名浞,因属寒国人,故史称寒浞。他杀死后羿当了国君,篡夺了夏朝政权,自立为王,封他的一个儿子浇在过国,另一个儿子封在戈国(位于宋、郑之间),为夏王朝附庸国。后来,少康中兴,灭掉戈国。原戈国后代子孙遂以国名命姓,乃称戈氏。又源出自姒姓,是禹王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寒浞篡夏以后,少康经过努力,终于复国。少康的儿子杼灭掉了寒浞建立的戈国,分封夏朝同姓人于戈。仍为诸侯方国,其后人亦为戈姓。传说夏帝大禹,封本族人邰长子旻灌为过国的国君,封其次子旻鄩为戈国君,古人以国为姓,这是过、戈二姓的起源。据《东莱野语》的记载,住莱州本地和他乡的一些过、戈氏后裔们仍不乏到此祭祖二侯祠和二侯墓者。至南朝时戈毅提倡明正文学,文风为之改变。清康熙十二年,戈姓由四川徙居掖县仙化乡战村社建戈家村。后宋姓、潘姓、方姓等陆续迁入定居。
据《莱州市志》烈士名录,戈家村:宋庆瑞、潘德令、方京福。
村里单位:戈家村快递站、戈家村党支部、戈家村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