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驿道镇袍峱村

袍峱村介绍

袍峱村位居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驿道镇。水光山色,毓秀钟灵,空气好
袍峱村与周边地点:狍峱村,袍峱顶
【地名含义】据《莱州市地名志》记载:明洪武年间,李姓由四川迁此立村。据传,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东征时,路经此地,被雨淋湿了战袍,在村南山上晾晒,由此得村名袍峱。
​【地理实体描述】袍峱位于三元乡政府驻地东南5.5公里,东临石葫芦顶,南望袍禄顶。正方形聚落。全村99户,410人。耕地852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花生、地瓜,兼有苹果、梨。
据《四续掖县志》乡社记载:第七区公所在驿道村,狍峱乡公所在下庄村,领五村:崔家、高家、狍峱、上庄、下庄。东至四涧乡公所十里,西至古台口村二里,南至马石乡公所十里,北至大香疃子村六里。​
【姓氏源流考】本村李氏一族系,据《招远县地名志》姓氏起源初考说:李氏是大姓之一。古时以官而得姓,《左传》中说:官有世功,则以官族。李氏就是以官而命姓的。李姓远在夏朝以前即为狱官之长,其族人世为理官,因以官爵命姓为理氏,因李、理二字义同,古肘又通用,至商末周初理氏始改为李姓。又据《唐书•表•宗室世系》卷七十上记载:李氏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生益,益生恩成,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之时,理徵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会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氏。利贞亦娶契和氏女,生昌祖,为陈大夫,家于苦县。生彤德,彤德曾孙硕宗,周康王赐釆于苦县。五世孙乾,字元果,为周上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生耳,字伯阳,一字聃,周平王时为太史。李亮隋赵兴太守、长社郡公,李神通淮南靖王,李道彦,胶东郡公。李孝察(宀詧),高密郡公,李孝同,淄川郡公。据《掖县志》圻封记载:唐·东莱王(李)泰,太宗第四子。初,王魏以计倾太子(李)承乾,太子败,帝欲立晋王(李)治,贬(李)泰,降王东莱。《表》云:太宗有十四子:恒山愍王承乾、楚王宽、吴恪、濮王泰、庶人祐、附濮王谱、蜀王愔、蒋王恽、越王贞、高宗(李治)、纪王慎、江王嚣、代王简、赵王福、曹王明。故濮王李泰,子李欣嗣王,至李峤初名余庆嗣王,至李诚初襄阳郡司马,至李倚,鸿胪丞,生五子:自勤、自建、自顺、自诚、自愔。李自勤于唐咸通年间徙居掖县武官社,其后明初又徙居掖县香疃社东边招掖接壤境鹏鹤顶麓下建李家村,其族传说先祖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东征时,路经此地,被雨淋湿了战袍,在村南山上晾晒,由此得村名袍峱。
据《莱州市志》烈士名录,袍峱村:李好元、李好光、李曰木、李好玉、李曰炳、李德章。
村里单位:袍峱村村委会,袍峱村快递站

如何能在网上找到袍峱村?

更多信息 扫码关注
1、在网上搜索“亿个村”或输入亿个村的网址(yigecun.com)打开亿个村网站。
2、依次点击: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驿道镇>袍峱村。
3、也可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袍峱村。
请大家在微信QQ群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