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埠孙家村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虎头崖镇。地处要塞,花团锦簇,绿荫成林
过埠孙家村与周边地点:东杨村,西杨村,上疃村,后上庄村
【地名含义】据《莱州市地名志》记载:明天顺年间,孙姓由邻村西杨村迁此立村,村四周皆临土埠,欲进村必须爬过土埠,故得村名过埠孙家。一九四五年后,简称孙家。因重名。一九八二年,恢复原名:过埠孙家。
【地理实体】过埠孙家位于东宋镇政府驻地东北2.5公里,掖(城)虎(头崖)公路北侧。长方形聚落。全村151户,463人。耕地1186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花生,兼有苹果。村办鱼钩厂。
据《四续掖县志》乡社记载:第二区公所在东宋村,杨村乡公所在杨村,领四村:杨村、过埠孙家、南张、新庄。四至:东至城二十里,邻上庄乡公所七里,西至本区公所三里,南至翟村乡公所三里,北至趴埠乡公所八里。
【姓氏源流考】本村孙氏一族系,据《莱州市农村史话》姓氏与村庄的创立说:孙姓主要源自姬姓、妫姓和姚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与陈胡公,据史籍《元和姓集》记载:“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孙乙是姬姓孙氏得姓始祖。孙书为妫姓和姚姓孙氏得姓始祖。莱州支系众多,可稽者三。其一,分布在三山岛街道孙家村、天王庙村、东北村,程郭镇东程村,始祖孙稳,明洪武年间自四川迁来,东程村一支始于孙培曾。其二,分布在金城镇北觉孙家村,始祖孙乐,系孙稳之弟,明洪武年间自四川迁来。其三,分布在虎头崖镇东宋村,始祖孙伯良,明永乐年间自四川迁来。另,三山岛光明孙氏家族,明朝洪武二年间由四川某地迁至莱州府,居掖县仁里乡西南偶社一甲)。在城北咸(解)家庄头等地购有土地,繁衍生息,从祖辈分得部分田产(在东庄头),又在果达埠购得部分土地(后为墓地)。后又在沟西、下班家、黄家岔、郭家店购置了土地3200亩左右。起初全家仍住在城里,土地租给别人耕种。后各自分开定居四乡。绵祖支下居于南乡曹村下班家,绪祖支下扂于南乡曹村黄家岔,缉祖支下居于北乡后吕沟西村(今光明村),纯祖支下居于东乡郭家店。将城里的祖遗地出租用作祭祀费用。其他无考。孙姓在莱州市建立了 47处村庄:大河南:南宋淳熙七年,孙姓由即即墨县城楼里迁此立村。西武官:元朝时,即有人在此居住。明洪武五年,孙姓由四川注此定居。海沧:元末,焦、孙诸姓由四川迁此立村。西孙哥庄:明以前,孙姓在此居住,以姓氏取名孙家庄。明洪武二年,数姓迁此,皆称孙姓为哥,故改名孙哥庄,亦呼孙古庄。东孙哥庄:明以前,孙姓在此居住,以姓氏取名孙家庄等等。其后徙居掖县龙德乡翟村社建孙家村,后有周姓、刘姓、罗姓迁入定居,因村中有棵大杨树,故更名杨村。清初村庄扩大,分两村,该村在西又更名西杨村。明天顺年间,孙姓由邻村西杨村分徙在北边建孙家村,村四周皆临土埠,欲进村必须爬过土埠,故得村名过埠孙家。
据《莱州市志》记载,烈士名录,过埠孙家村:孙书敏。
村里单位:过埠孙家村村委会,过埠孙家村村长,过埠孙家村超市
过埠孙家村及周边其他地点或单位:美钰生态农庄